阴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致发光器件技术

技术编号:3225830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12 1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阴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致发光器件。阴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阴极材料和基板,阴极材料至少包括银;加热阴极材料至第一预设温度,得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对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以梯度升温的方式升温至第二预设温度,得到第二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以及采用第二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在基板上形成银膜,得到阴极。上述阴极的制备方法中,每次升温过程中均能够充分对阴极材料进行加热。这样使得第二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的温度均一,有利于成膜时产生小且均匀的Ag分子,减少了Ag颗粒太大刺穿封装薄膜的风险,从而提高了封装的效果,有利于提高器件性能。同时,制备良好的阴极也能很好地保护发光层,提高光的传出效率。高光的传出效率。高光的传出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阴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是涉及一种阴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是一种新兴的平板显示装置。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发光亮度高、体积轻薄、响应速度快,而且易于实现彩色显示和大屏幕显示、易于实现柔性显示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0003]传统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阳极、阴极以及位于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多层有机功能层组成。其中,阴极材料可以为金属Ag、Mg或者Yb等金属,通常采用蒸镀的方式将阴极材料蒸镀至基板上,形成阴极。阴极材料中,通常金属Ag的蒸发颗粒在基板上尺寸应小于10nm,但在生产中发现,蒸镀工艺之后基板上经常无规律分布一些球状的Ag颗粒,这些球状Ag颗粒的尺寸为1μm~15μm之间。由于这些球状Ag颗粒的尺寸太大,容易将薄膜封装段工艺的保护层薄膜刺穿,导致封装失效,最终影响了器件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阴极材料和基板,所述阴极材料至少包括银;加热所述阴极材料至第一预设温度,得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对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以梯度升温的方式升温至第二预设温度,得到第二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以及采用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在所述基板上形成银膜,得到所述阴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00℃~9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110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以梯度升温的方式升温至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为:步骤一、加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至第一温度,进行第一次保温处理;步骤二、之后升温至第二温度,进行第二次保温处理;步骤三、重复步骤二,直至升温至第n温度,进行第n次保温处理;步骤四、之后升温至所述第二预设温度,进行第n+1次保温处理;其中,n为5~9。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与所述第n温度的差值小于或者等于2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加热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至第一温度的升温速率为7℃/min~10℃/min;步骤四中,升温至所述第二预设温度的升温速率为1℃/min~4℃/min。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次保温处理的时间为12min~30min。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00℃;对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以梯度升温的方式升温至第二预设温度的步骤为:加热900℃的阴极材料至1050℃,升温时间为20min,之后保温12min;之后升温至1080℃,升温时间为5min,之后保温12min;之后升温至1100℃,升温时间为5min,之后保温12min;之后升温至1120℃,升温时间为5min,之后保温15min;之后升温至1130℃,升温时间为5min,之后保温20min。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阴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900℃;对所述第一预设温度的阴极材料以梯度升温的方式升温至第二预设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佳伟孙凌霄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华印刷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