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系统用便于拼接的母线槽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786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用便于拼接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滑块侧壁与旋转块侧壁固定连接,母线槽两竖板侧壁开有第一通孔,第二滑槽截面为方形,第二滑槽内贴合滑动设有三角形块,三角形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块一端穿出第二滑槽与L形滑杆横杆侧壁贴合,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为压缩弹簧,母线槽两竖板另一侧壁开有第二L形滑槽,第二L形滑槽与U形杆相匹配,U形杆采用合金钢材料,L形滑杆的厚度为5m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系统用便于拼接的母线槽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便于拼接的母线槽。

技术介绍

[0002]母线槽是在供配电系统中输送电能的装置,它就像人体中的动脉,主干线上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造成供电系统的中断,因此其绝缘可靠性、载流容量、外壳防护等级、抗腐蚀能力都是影响母线槽可靠使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因素,目前输电线路中使用的母线槽结构各异,固定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螺栓进行固定,操作繁琐,不便于拼接,肉眼无法保证拼接后的母线槽处于同一平面,影响美观性,且结构复杂成本高,造成母线槽之间的拆装不便,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便于拼接的母线槽。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电力系统用便于拼接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所述母线槽顶面正上方设有盖板,所述盖板形状为倒U形,所述母线槽横板底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所述母线槽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板,所述母线槽两竖板顶面一侧开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一滑槽内贴合滑动设有方形筒体,所述方形筒体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所述第二横板贴合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内贴合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顶面与方形筒体底面贴合,所述限位环与母线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内对称设有两多节伸缩杆,所述多节伸缩杆底端与母线槽固定连接,所述多节伸缩杆顶端穿过限位环与方形筒体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方形筒体内截面为圆形,所述方形筒体内贴合旋转设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内底面固定嵌入有深沟球轴承,所述深沟球轴承内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底端穿过限位环与母线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为拉伸弹簧,所述方形筒体顶面开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内贴合滑动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侧壁与旋转块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母线槽两竖板侧壁开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滑槽相通,所述母线槽顶面开有第一L形滑槽,所述第一L形滑槽与第一滑槽相通,所述第一L形滑槽内贴合设有U形杆,所述U形杆倒置,所述U形杆截面为方圆形,所述U形杆另一端穿入第一滑槽穿过第二横板并穿入方形筒体内与旋转块顶面固定连接,所述U形杆与第二横板滑动连接,所述U形杆横杆顶面开有通槽,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L形滑杆,所述L形滑杆横杆穿过U形杆一竖杆,所述L形滑杆横杆与U形杆滑动连接,所述L形滑杆截面为方形,所述L形滑杆竖杆侧壁与母线槽侧壁提贴合,所述L形滑杆横杆顶面开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设置在通槽下方,所述母线槽两竖板侧壁开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滑槽内贴合滑动设有三角形块,所述三角形块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块一端穿出第二滑槽与L形滑杆横杆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一端与三角形块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
内设有L形滑杆14,所述L形滑杆14横杆穿过U形杆13一竖杆,所述L形滑杆14横杆与U形杆13滑动连接,所述L形滑杆14截面为方形,所述L形滑杆14竖杆侧壁与母线槽1侧壁提贴合,所述L形滑杆14横杆顶面开有第二通孔14

1,所述第二通孔14

1设置在通槽13

1下方,所述母线槽1两竖板侧壁开有第二滑槽1

3,所述第二滑槽1

3截面为方形,所述第二滑槽1

3内贴合滑动设有三角形块15,所述三角形块15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形块15一端穿出第二滑槽1

3与L形滑杆14横杆侧壁贴合,所述第二滑槽1

3内设有第二弹簧16,所述第二弹簧16一端与三角形块15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另一端与母线槽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6为压缩弹簧,所述母线槽1两竖板另一侧壁开有第二L形滑槽1

5,所述第二L形滑槽1

5与U形杆13相匹配。
[0017]所述U形杆13采用合金钢材料。
[0018]所述L形滑杆14的厚度为5mm

7mm。
[0019]工作原理:两母线槽1之间需要进行拼接时,首先将一母线槽1移动到适当的高度后,通过螺栓将L形板4与墙面进行固定,然后将另一母线槽1放置在固定好的第一横板3上,然后将两母线槽1侧壁贴合,如图4所示,然后拉动U形杆13,使得U形杆13逐渐从第一L形滑槽1

4中滑出,U形杆13带动L形滑杆14移动推动三角形块15移动挤压第二弹簧16,U形杆13带动旋转块10移动拉动第一弹簧9发生形变,旋转块10移动逐渐与第二横板6底面贴合后带动其移动,第二横板6带动方形筒体5移动,当L形滑杆14与三角形块15脱离时,此时方形筒体5对三角形块15进行限位,方形筒体5带动多节伸缩杆8逐渐伸长,多节伸缩杆8为最长伸长长度,U形杆13一竖杆正好从第一L形滑槽1

4滑出,然后顺时针旋转U形杆13到180
°
,U形杆13带动旋转块10旋转,旋转块10带动滑块12在弧形槽5

1内旋转180
°
后被方形筒体5侧壁卡住,此时U形杆13一竖杆正好旋转到第二L形滑槽1

5上,然后松开U形杆13,受到拉伸的第一弹簧9拉动深沟球轴承11移动,深沟球轴承11带动旋转块10移动,旋转块10带动U形杆13逐渐移动插入到第二L形滑槽1

5中,当U形杆13竖杆全部插入到第二L形滑槽1

5中时,此时L形滑杆14横杆正好与第一通孔1

2相对应,此时受到挤压的第二弹簧16推动三角形块15移动,三角形块15推动L形滑杆14移动逐渐插入到第一通孔1

2中,如图5所示,然后将另一L形板4通过螺栓与墙面进行固定,再进行在母线槽1内布线,布线完毕后再盖上盖板2,最后将盖板2与母线槽1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第一弹簧9和第二弹簧16的设置起到有效的复位作用,当需要进行两母线槽1拆分时,首先通过铁杆穿过通槽13

1插入到第二通孔14

1中,然后滑动铁杆,铁杆带动L形滑杆14移动逐渐从第一通孔1

2中滑出,然后拉动U形杆13逐渐从第二L形滑槽1

5滑出,实现两母线槽1之间的分离。
[0020]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系统用便于拼接的母线槽,包括母线槽(1),所述母线槽(1)顶面正上方设有盖板(2),所述盖板(2)形状为倒U形,所述母线槽(1)横板底面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横板(3),所述母线槽(1)侧壁固定连接有L形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1)两竖板顶面一侧开有第一滑槽(1

1),所述第一滑槽(1

1)形状为方形,所述第一滑槽(1

1)内贴合滑动设有方形筒体(5),所述方形筒体(5)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横板(6),所述第二横板(6)贴合滑动设置在第一滑槽(1

1)内,所述第一滑槽(1

1)内贴合设有限位环(7),所述限位环(7)顶面与方形筒体(5)底面贴合,所述限位环(7)与母线槽(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滑槽(1

1)内对称设有两多节伸缩杆(8),所述多节伸缩杆(8)底端与母线槽(1)固定连接,所述多节伸缩杆(8)顶端穿过限位环(7)与方形筒体(5)底面固定连接,所述方形筒体(5)内截面为圆形,所述方形筒体(5)内贴合旋转设有旋转块(10),所述旋转块(10)内底面固定嵌入有深沟球轴承(11),所述深沟球轴承(11)内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9),所述第一弹簧(9)底端穿过限位环(7)与母线槽(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9)为拉伸弹簧,所述方形筒体(5)顶面开有弧形槽(5

1),所述弧形槽(5

1)内贴合滑动设有滑块(12),所述滑块(12)侧壁与旋转块(10)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母线槽(1)两竖板侧壁开有第一通孔(1

2),所述第一通孔(1

2)与第一滑槽(1

1)相通,所述母线槽(1)顶面开有第一L形滑槽(1

4),所述第一L形滑槽(1

4)与第一滑槽(1

1)相通,所述第一L形滑槽(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达林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季布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