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3D打印的柔性加热垫
[0001]本技术涉及3D打印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打印的柔性加热垫。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微滴喷射3D打印技术采用喷射热固性树脂型、聚合物溶剂型或光固化树脂型粘结剂粘合铺设的微粉,实现打印制件的成型,成型后的打印制件需要从3D打印机的打印舱中取出,再加热硬化或者光照固化以提升打印制件的整体强度。
[0003]通常刚打印完成的制件中粘结剂还没有固化或者尚未完全固化,导致制件的强度偏低,拿取或者清粉时,打印制件被触碰而受力容易开裂,甚至崩溃散开,严重影响3D打印的成功率和打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3D打印的柔性加热垫,可在打印制件的制作过程中加热使其底部硬化,解决了现有技术的3D打印制件的强度低,拿取或者清粉时,打印制件被触碰而受力容易开裂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3D打印的柔性加热垫,包括密封膜、发热粉层和吸热导热层;
[0007]所述发热粉层包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3D打印的柔性加热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膜、发热粉层和吸热导热层;所述发热粉层包括发热粉,所述发热粉铺设并覆盖于所述吸热导热层的表面;所述密封膜覆盖于所述发热粉的上方,所述发热粉被密封于所述密封膜的底面和所述吸热导热层的表面之间;所述密封膜为水溶性树脂;所述发热粉用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热量;所述吸热导热层包括一层或多层贴合的纤维多孔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柔性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多孔膜含有的纤维为碳纤维或石墨纤维;所述纤维的直径为4
‑
30μ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3D打印的柔性加热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多孔膜由无序排布的纤维组成,所述纤维之间的间隙为50
‑
300μm。4.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国栋,赵雪,陈功举,金枫,张唯,王强,屈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金瓷三维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