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5G综合电缆插头插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627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5G综合电缆插头插座组件;其中,插头组件包括电缆以及插头,插头内部设有电缆夹、密封座、绝缘衬套以及屏蔽铜管,屏蔽铜管内设有多个网线接线端子,所述网线接线端子分别向外延伸至与第一金属接头相连接,所述屏蔽铜管外部设有多个电源线接线端子,所述电源线接线端子分别向外延伸至与第二金属接头相连接;所述电缆内部的电源线分别与屏蔽铜管外部的电源线接线端子相连接,电缆内部的多根网线导体分别与屏蔽铜管内部的网线接线端子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与上述插头配套设置的插座组件,该插座组件同样设置了网线的阻抗与屏蔽性能,继而实现了网线、电源线从电缆到插头和插座都是一体化的功能。电源线从电缆到插头和插座都是一体化的功能。电源线从电缆到插头和插座都是一体化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5G综合电缆插头插座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信号传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电源线与网线一体设置的5G综合电缆插头插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电源线与网线一体设置的线缆,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网线、电源线分开布置时,所存在的重复布线、布线效率低以及资源浪费的问题。这种新型的线缆在使用时,需要在接头处分别设置与网线线芯相连接的水晶接头以及与电源线芯相连接的电源插头,以满足数据信号传输以及设备的电连接。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这种需要分别设置水晶接头以及电源插头的线缆,存在线缆接头处结构易损坏,维修更换困难,线缆接头与插座之间防水性能差,无有效密封的不足。
[0003]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取代该线缆接头处传统水晶接头以及电源插头设置的插头组件以及与该插头组件配套使用的插座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需要在电源网线一体线缆的接头处分别设置水晶接头以及电源插头,所存在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线芯和网线线芯可以接在同一个插头或插座上的5G综合电缆插头插座组件。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包括电缆,电缆的一端连接插头;其中:
[0006]所述电缆内部设有网线线芯与电源线芯,所述网线线芯包括至少两股双绞线网线,所述电源线芯包括至少两股电源线;
[0007]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内部设有电缆夹、密封座以及绝缘衬套,所述电缆夹设置于插头壳体内侧端部,所述密封座嵌设于电缆夹内,所述绝缘衬套靠近电缆夹一侧设置,所述绝缘衬套内设有屏蔽铜管,所述屏蔽铜管内设有多个网线接线端子,所述网线接线端子分别向外延伸至与第一金属接头相连接,所述屏蔽铜管外部设有多个电源线接线端子,所述电源线接线端子向外延伸至与第二金属接头相连接;
[0008]所述电缆依次穿过电缆夹以及密封座,并延伸至插头壳体内部,所述电源线芯中的至少两股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线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网线线芯中的多根网线导体分别与网线接线端子相连接。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线接线端子的数量与网线线芯中网线导体的数量相一致;所述电源线接线端子的数量与电源线芯中的电源线的数量相一致。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插头壳体由依次连接的端部螺帽、中间壳体以及尾部螺帽构成,所述端部螺帽与尾部螺帽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中间壳体安装固定。
[0011]作为优选,所述端部螺帽与中间壳体之间,以及中间壳体与电缆夹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元件。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网线接线端子与第一金属接头之间的金属表面,以及电源线接线端子与第二金属接头之间的金属表面分别设有绝缘层;所述插头壳体内部还设有用于隔离多个网线接线端子、多个第一金属接头、多个第二金属接头以及多个电源线接线端子的灌封绝缘层。
[001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5G综合电缆插座组件,所述插座组件与上述的插头组件配套设置,包括电缆以及与电缆相连接的插座;
[0014]其中:所述插座包括插座壳体,插座壳体呈一端设置开口的凹腔结构,所述插座壳体内部设有屏蔽铜管,屏蔽铜管内设有多个网线接线端子,所述网线接线端子分别向外延伸至与第一金属插孔相连接,所述屏蔽铜管与插座壳体之间设有多个电源线接线端子,所述电源线接线端子分别向外延伸至与第二金属插孔相连接;
[0015]所述电缆内部电源线芯中的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线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电缆内部网线线芯中的多根网线导体分别与网线接线端子相连接。
[0016]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金属插孔的数量与插头组件中的第一金属接头数量相一致;所述第二金属插孔的数量与插头组件中的中所述第二金属接头的数量相一致。
[0017]作为优选,所述插座壳体开口内侧设有密封圈;所述插座壳体与开口侧相对的一侧端部还嵌设有密封卡环。
[0018]进一步地,多个所述第一金属插孔以及多个第二金属插孔分别设置于绝缘层中。
[0019]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
[0020]1、本技术所述的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中,通过在插头壳体内部设置屏蔽铜管,屏蔽铜管内部设置多个网线接线端子,屏蔽铜管外部设置多个电源线接线端子,所述网线接线端子与第一金属接头相连接,所述电源线接线端子与第二金属接头相连接;所述电缆中的网线线芯和电源线芯可分别与同时设置于插头内部的网线接线端子以及电源线接线端子相连接,继而避免了现有将电缆中的网线用水晶头连接、电源线用电源插头连接的繁琐与弊端。
[0021]2、本技术所述的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中,与网线线芯相连接的接线端子设置于屏蔽铜管内部,与电源线芯相连接的接线端子设置于屏蔽铜管外部,继而有效避免了网络信号传输与电磁信号之间的干扰问题,保证了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0022]3、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与所述插头组件配套设置的插座组件,该插座组件同样设置了网线的阻抗与屏蔽性能,实现了网线、电源线从电缆到插头和插座都是一体化的功能。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电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5G综合电缆插座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标号说明:1、端部螺帽;2、第二金属接头;3、密封元件;4、第一金属接头;5、电源线接线端子;6、网线接线端子;7、电缆夹;8、密封座;9、尾部螺帽;10、电缆;101、电源线芯;102、网线线芯;103、屏蔽层;104、聚酯填充层;105、护套层;11、屏蔽铜管;12、绝缘衬套;13、中间壳体;14、灌封绝缘层;15、密封卡环;16、密封圈;17、插座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0030]实施例1:如图1至3所示,一种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主要由电缆10和与电缆10相连接的插头组成,其中:
[0031]如图3所示,所述电缆10包括网线线芯102、电源线芯101、屏蔽层103、聚酯填充层104以及护套层105,所述网线线芯102由至少两股双绞线网线构成,所述电源线芯101由至少两股电源线组成,所述屏蔽层103包覆设置于网线线芯102外部,所述聚酯填充层104设置于护套层105与屏蔽层103之间,所述电源线芯101设置于聚酯填充层104中。
[0032]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缆,电缆的一端连接插头;其中:所述电缆内部设有网线线芯与电源线芯,所述网线线芯包括至少两股双绞线网线,所述电源线芯包括至少两股电源线;所述插头包括插头壳体,所述插头壳体内部设有电缆夹、密封座以及绝缘衬套,所述电缆夹设置于插头壳体内侧端部,所述密封座嵌设于电缆夹内,所述绝缘衬套靠近电缆夹一侧设置,所述绝缘衬套内设有屏蔽铜管,所述屏蔽铜管内设有多个网线接线端子,所述网线接线端子分别向外延伸至与第一金属接头相连接,所述屏蔽铜管外部设有多个电源线接线端子,所述电源线接线端子分别向外延伸至与第二金属接头相连接;所述电缆依次穿过电缆夹以及密封座,并延伸至插头壳体内部,所述电源线芯中的至少两股电源线分别与电源线接线端子相连接,所述网线线芯中的多根网线导体分别与网线接线端子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线接线端子的数量与网线线芯中网线导体的数量相一致;所述电源线接线端子的数量与电源线芯中电源线的数量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壳体由依次连接的端部螺帽、中间壳体以及尾部螺帽构成,所述端部螺帽与尾部螺帽分别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中间壳体安装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5G综合电缆插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螺帽与中间壳体之间,以及中间壳体与电缆夹之间分别设有密封元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5G综合电缆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婷王磊刘丽华刘立康么顺巍刘昭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万博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