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板结构、光伏瓦及光伏瓦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技术
,尤其是涉及一种光伏板结构、光伏瓦及光伏瓦组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光伏技术和市场的迅速发展,传统集中式光伏电站的模式逐渐被分布式取代。光伏瓦作为BIPV或绿色建筑最直接有效的形式逐渐被工商业厂房业主、别墅个人所接受。光伏瓦兼顾建材和发电两种属性,该类产品在双重领域下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0003]建筑分布式光伏电站中有通过支撑结构将发电系统附着安装的方式和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的方式两种。参见图1所示,图1是现有技术中光伏瓦的结构示意图;光伏瓦1
’
上引出两根接线11
’
,两根接线上分别设置有正极端子2和负极端子3,在将光伏瓦1
’
相连接时,需要将一光伏瓦1
’
上的正极端子2与另一光伏瓦1
’
上的负极端子3电连接,然后通过支撑结构将光伏瓦附着安装。
[0004]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5]一方面,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板,所述光伏板上存在有安装部(5)和/或承接部(4),其中:所述安装部(5)和所述承接部(4)两者中,其中之一上设置有负极端子(3),其中另一上设置有正极端子(2),一所述光伏板上的所述安装部(5)沿装配方向插入并嵌于另一所述光伏板上的所述承接部(4)内时,能使所述正极端子(2)沿所述装配方向或所述装配方向的反方向插入所述负极端子(3)内,并使两所述光伏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为凸起结构,所述承接部(4)为凹槽结构,其中:所述正极端子(2)设置于所述凸起结构上且两者同向凸起,所述负极端子(3)设置于所述凹槽结构内且两者同向凹陷;或者,所述负极端子(3)设置于所述凸起结构上,所述负极端子(3)的凹陷方向与所述凸起结构的凸起方向相反,所述正极端子(2)设置于所述凹槽结构内,且所述正极端子(2)的凸起方向与所述凹槽结构的凹陷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为卡扣结构,所述承接部(4)为卡槽结构,所述卡扣结构沿所述装配方向插入所述卡槽结构内能将两块所述光伏板卡扣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包括相连接的第一卡合段(51)和收缩段(52),所述正极端子(2)位于所述第一卡合段(51)上,所述第一卡合段(51)的外径大于所述收缩段(52)的外径;所述承接部(4)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承接段(41)和缩口段(42),所述负极端子(3)位于第一承接段(41)内,所述第一承接段(41)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口段(42)的内径;所述第一卡合段(51)由所述缩口段(42)插入至所述第一承接段(41)内至完全嵌入所述第一承接段(41)内时所述缩口段(42)与所述收缩段(52)接触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5)还包括有第二卡合段(53),所述第二卡合段(53)与所述第一卡合段(51)之间通过所述收缩段(52)连接,所述第二卡合段(53)的外径大于所述收缩段(52)的外径;所述承接部(4)还包括有第二承接段(43),所述第二承接段(43)与所述第一承接段(41)之间通过缩口段(42)连接,所述第二承接段(43)的内径大于所述缩口段(42)的内径;所述第一卡合段(51)完全嵌入所述第一承接段(41)内时,所述缩口段(42)与所述收缩段(52)接触配合且所述第二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覃武,李伟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