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田浩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34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幕墙本体、第二幕墙本体和梁立柱本体,第二幕墙本体通过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一幕墙本体的顶端,第一幕墙本体和第二幕墙本体通过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梁立柱本体的一侧,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安装杆和驳接爪,支撑柱的一端穿插设置在梁立柱本体上,支撑柱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撑组件中设置的支撑柱与梁立柱本体相配合便于增加支撑力,提高支撑效果,通过减震组件中设置的第一减震器与安装杆相配合便于横向减震,通过驳接爪与第二减震器相配合在其之间能够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进而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冲的效果。冲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支撑机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属于建筑幕墙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幕墙指的是建筑物不承重的外墙护围,幕墙是建筑物的外墙护围,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悬挂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结构框架与镶嵌板材组成,不承担主体结构载荷与作用的建筑围护结构,而建筑幕墙在安装时,需要用到幕墙安装支撑结构,而现有安装支撑件支撑效果一般,且大多不具有缓冲效果,使得在大风影响下,容易产生震动,从而对幕墙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安装支撑件支撑效果一般,且大多不具有缓冲效果,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幕墙本体、第二幕墙本体和梁立柱本体,所述第二幕墙本体通过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第一幕墙本体的顶端,所述第一幕墙本体和第二幕墙本体通过支撑组件固定设置在梁立柱本体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柱、安装杆和驳接爪,所述支撑柱的一端穿插设置在梁立柱本体上,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杆的一端通过减震组件与安装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驳接爪固定设置在安装杆的另一端,所述驳接爪上固定设有四个驳接头,四个所述驳接头分别与第一幕墙本体的另一侧和第二幕墙本体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组件包括第一减震器和四个第二减震器,所述第一减震器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内壁的一端,所述第一减震器的另一端与安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二减震器的一端通过安装扣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柱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四个所述第二减震器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扣分别与驳接爪的四个连接杆固定连接。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有固定块。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固定块均通过螺栓与梁立柱本体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柱的外部、安装杆的外部、驳接爪的外部和四个驳接头的外部均固定设有防腐层。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防腐层的外部均固定设有耐高温层。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防腐层均为镀锌板材质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若干个所述耐高温层均为高温硅橡胶材质制成。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通过支撑组件中设置的支撑柱与梁立柱本体相配合便于增加支撑力,提高支撑效果,通过减震组件中设置的第一减震器与安装杆相配合便于横向减震,通过驳接爪与第二减震器相配合在其之间能够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进而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图2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第一幕墙本体;2、第二幕墙本体;3、梁立柱本体;4、支撑组件;41、支撑柱;42、安装槽;43、安装杆;44、驳接爪;45、驳接头;5、减震组件;51、第一减震器;52、第二减震器;53、安装扣;6、固定块;7、螺栓;8、防腐层;9、耐高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幕墙本体1、第二幕墙本体2和梁立柱本体3,第二幕墙本体2通过支撑组件4固定设置在第一幕墙本体1的顶端,第一幕墙本体1和第二幕墙本体2通过支撑组件4固定设置在梁立柱本体3的一侧,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柱41、安装杆43和驳接爪44,支撑柱41的一端穿插设置在梁立柱本体3上,支撑柱41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42,安装杆43的一端通过减震组件5与安装槽42的内部固定连接,驳接爪44固定设置在安装杆43的另一端,驳接爪44上固定设有四个驳接头45,四个驳接头45分别与第一幕墙本体1的另一侧和第二幕墙本体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便于增加支撑力,提高支撑效果,减震组件5包括第一减震器51和四个第二减震器52,第一减震器5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42内壁的一端,第一减震器51的另一端与安装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便于横向减震,四个第二减震器52的一端通过安装扣53分别固定设置在支撑柱41另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四个第二减震器52的另一端通过安装扣53分别与驳接爪44的四个连接杆固定连接,在其之间能够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进而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
[0019]优选的,支撑柱41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设有固定块6,两个固定块6均通过螺栓7与梁立柱本体3固定连接,便于固定,支撑柱41的外部、安装杆43的外部、驳接爪44的外部和四个驳接头45的外部均固定设有防腐层8,若干个防腐层8的外部均固定设有耐高温层9,若干个防腐层8均为镀锌板材质制成,便于防腐防锈,若干个耐高温层9均为高温硅橡胶材质制成,便于耐高温。
[0020]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首先将支撑组件4放置在相应的工作位置,然后减震组件5的各个零部件是否均工作正常,检查完成后即可使用,通过通过固定块6和螺栓7使支撑柱41与梁立柱本体3固定,固定支撑柱41的同时使四个驳接
头45分别和第一幕墙本体1和第二幕墙本体2固定,便于增加支撑力,提高支撑效果,在室外风的影响下通过减震组件5中设置的第一减震器51与安装杆43相配合便于横向减震,通过驳接爪44与第二减震器52相配合在其之间能够有一定的形变空间,进而能够起到缓冲的效果,通过设置的防腐层8均为镀锌板材质制成,便于防腐防锈,通过耐高温层9均为高温硅橡胶材质制成,便于在太阳直晒的时候防止过高的温度影响使用。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幕墙的支撑结构,包括第一幕墙本体(1)、第二幕墙本体(2)和梁立柱本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幕墙本体(2)通过支撑组件(4)固定设置在第一幕墙本体(1)的顶端,所述第一幕墙本体(1)和第二幕墙本体(2)通过支撑组件(4)固定设置在梁立柱本体(3)的一侧,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支撑柱(41)、安装杆(43)和驳接爪(44),所述支撑柱(41)的一端穿插设置在梁立柱本体(3)上,所述支撑柱(41)的另一端开设有安装槽(42),所述安装杆(43)的一端通过减震组件(5)与安装槽(42)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驳接爪(44)固定设置在安装杆(43)的另一端,所述驳接爪(44)上固定设有四个驳接头(45),四个所述驳接头(45)分别与第一幕墙本体(1)的另一侧和第二幕墙本体(2)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减震组件(5)包括第一减震器(51)和四个第二减震器(52),所述第一减震器(51)的一端固定设置在安装槽(42)内壁的一端,所述第一减震器(51)的另一端与安装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第二减震器(52)的一端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浩宇郝永蕾
申请(专利权)人:田浩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