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隔器胶筒及封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187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隔器胶筒及封隔器,封隔器胶筒沿轴向依次包括多个密封圈单元,多个密封圈单元包括第一密封圈单元及位于第一密封圈单元下游的第二密封圈单元,第一密封圈单元为耐高温材质,第二密封圈单元为石墨材质。石墨材质。石墨材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隔器胶筒及封隔器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井下工具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封隔器胶筒及封隔器。

技术介绍

[0002]封隔器是油田井下采油的一种关键工具,而胶筒作为封隔器的核心部件,在封隔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胶筒在高温环境中承受较高压差时,胶筒肩部易被压裂,使胶筒密封失效。因此,目前使用的高温高压封隔器胶筒,常在胶筒的两端加金属环或金属网保护结构,在压差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基本满足了使用要求,但随着压差的进一步升高,胶筒肩部仍改变不了在突出变形的情况下压裂的缺点,造成胶筒损坏。并且胶筒密封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胶筒所受压力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跟着升高,如不及时泄压胶筒会产生肩突乃至肩突过大导致胶筒割裂。
[0003]CN2011102083749公开了《一种压缩式封隔器胶筒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的压缩式封隔器胶筒,该胶筒具有纤维或织物与橡胶材料的复合护肩。与目前常用的具有金属环、金属网或金属弹簧、或塑料护肩的压缩式封隔器胶筒相比,该护肩具有更好的粘合性,更好的延展性和弹性,能对胶筒进行很好的保护,大大提高胶筒的承压能力及密封效果,延长了胶筒使用寿命。纤维或织物与橡胶材料的复合护肩可以与胶筒更好的粘合,具有更好的延展性和弹性,但其材料性质决定了该护肩本身受高温时基本已经损坏,无法在高温高压工况下对胶筒起到保护作用。
[0004]CN2016104434583公开了《下端密封环包覆铜皮的胶筒、封隔器和桥塞》的新型胶筒,胶筒的下端密封环外包覆有铜皮,铜皮包覆下端密封环的上表面、下表面、内侧面以及外侧面;铜皮的厚度设置为,当上端部承受第一轴向压力时,下端密封环在径向方向发生形变而使分布于下端密封环内表面上的铜皮能与中心管抵触,以及分布于下端密封环外表面上的铜皮能与套管抵触。该申请的下端密封环包覆有第一铜皮,减小或防止了高温高压蒸汽的小分子对胶筒的降解作用,提高了胶筒密封的长效性。该技术用铜皮将胶筒的端部包覆起来,可以降低高温蒸汽对胶筒的腐蚀,但铜皮包覆于胶筒的内侧面可能导致胶筒与中心管的密封,导致胶筒产生内泄漏。若使用较大的压力强行挤压胶筒,保持胶筒与中心管的压力,则会因压力过大而使胶筒产生肩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隔器胶筒及封隔器,耐高温且密封性强。
[000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隔器胶筒,沿轴向依次包括多个密封圈单元,所述多个密封圈单元包括第一密封圈单元、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下游的第二密封圈单元,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为耐高温材质,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为石墨材质。
[0007]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单元为耐高温橡胶材质。
[0008]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密封圈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上游的
第三密封圈单元,所述第三密封圈单元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的硬度。
[0009]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圈单元为高分子材质,所述高分子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材质。
[001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单元两端分别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一端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另一端向内凹陷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单元的一端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另一端向内凹陷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的另一个端配合连接。
[0011]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密封圈单元沿轴向的高度分别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和第三密封圈单元沿轴向的高度,并且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沿径向的厚度分别小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和第三密封圈单元沿径向的厚度。
[0012]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封隔器胶筒还包括包覆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外侧的第一金属套筒,所述第一金属套筒两端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且在端面具有一段水平段。
[0013]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封隔器胶筒还包括包覆第二密封圈单元外侧的第二金属套筒、及包覆第三密封圈单元外侧的第三金属套筒。
[0014]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金属套筒、第二金属套筒、及第三金属套筒均为铜材质。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封隔器,包括:管柱、套管、及套设于所述管柱和套管之间的上述任意实施例的封隔器胶筒。
[00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第一密封圈单元下游设置石墨材质的第二密封圈单元,可耐高温,因为封隔器胶筒在井下工作环境中,第二密封圈单元防止高温高压蒸汽对第一密封圈单元的直接作用,提高了封隔器胶筒的密封能力。
[0017]本技术实施例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
附图说明
[0018]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封隔器胶筒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封隔器胶筒,沿轴向依次包括多个密封圈单元,多个密封圈单元包括第一密封圈单元1、及位于第一密封圈单元1下游的第二密封圈单元2,第一密封圈单元1为耐高温材质,第二密封圈单元2为石墨材质。本实施例中石墨材质的第二密封圈单元2能够起到耐高温的作用。
[0022]本实施例封隔器胶筒在第一密封圈单元1下游设置石墨材质的第二密封圈单元2,可耐高温高压,从而封隔器胶筒在井下工作环境中,第二密封圈单元2能够防止高温高压蒸汽对第一密封圈单元1的直接作用,提高了封隔器胶筒的密封能力。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
圈单元1采用耐高温橡胶材质,具有一定收缩和膨胀性能,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
[0023]如图1所示,多个密封圈单元还包括位于第一密封圈单元1上游的第三密封圈单元3,第三密封圈单元3的硬度较第一密封圈单元1高,且能够起到耐高温高压的作用。本实施例中,第三密封圈单元3采用高分子材料,优选聚四氟乙烯材质,不仅耐高温且具有一定的硬度。
[0024]本实施例中封隔器胶筒在进行坐封时,由于第三密封圈单元3位于第一密封圈单元1的上游,故能够起到支撑第一密封圈单元1的作用,避免直接对第一密封圈单元1下压坐封后产生较大的压力造成第一密封圈单元1肩凸破裂。同时,第三密封圈单元3在坐封膨胀后贴合套管,对第一密封圈单元1起到支撑和辅助密封的作用,增加了封隔器胶筒的密封性。
[0025]如图1所示,第一密封圈单元1两端分别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第二密封圈单元2一端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另一端向内凹陷与第一密封圈单元1的一端配合连接。第三密封圈单元3一端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另一端向内凹陷与第一密封圈单元1另一端配合连接。第一密封圈单元1沿轴向高度分别大于第二密封圈单元2及第三密封圈单元3沿轴向高度,并且第一密封圈单元1沿径向的厚度分别小于第二密封圈单元2及第三密封圈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隔器胶筒,其特征在于:沿轴向依次包括多个密封圈单元,所述多个密封圈单元包括第一密封圈单元、及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下游的第二密封圈单元,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为耐高温材质,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为石墨材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为耐高温橡胶材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隔器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密封圈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上游的第三密封圈单元,所述第三密封圈单元的硬度大于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的硬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隔器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密封圈单元为高分子材质,所述高分子材质包括聚四氟乙烯材质。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隔器胶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两端分别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所述第二密封圈单元一端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另一端向内凹陷与所述第一密封圈单元的一端配合连接;所述第三密封圈单元的一端向内侧缩径并向外凸伸,另一端向内凹陷与所述第一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祥周欢董社霞梁月松张伦李强吴高盛徐海珍王厚东王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