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智能防护手套、系统及相关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507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智能防护手套、系统和相关设备,该支撑盒可以包括:上壳、与上壳可拆卸连接的底壳、透光面板以及与上壳和/或底壳连接的支撑盒基座;上壳的端面边缘设置有第一闭合部,底壳与上壳连接的一面设置有与第一闭合部对应的第二闭合部;上壳和底壳通过第一闭合部和第二闭合部闭合;上壳和底壳围成用于盛装电子元器件的容纳腔;上壳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窗口,透光面板安装在第一窗口处。安装于支撑盒内的电子元器件既能够实现自身功能,支撑盒又能够对其起到有效的防护,达到防尘防水的效果。而且,通过上壳/底壳与支撑盒基座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整体电子元器件外包的壳体,操作十分便利,节约大量时间。时间。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智能防护手套、系统及相关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智能防护手套、系统和相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场上常见的防砸手套,其设计理念是在普通防护手套的指部及背部添加热塑树脂、橡胶等材料,形成防砸条或者防砸块。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发生事故,防砸条或者防砸块能够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从而降低对使用者的损伤。但是在现实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薄弱或者个人习惯不好,以及使用环境复杂多变,防护手套的防护功能大大降低;且在一些特殊的使用环境中,使用者不得不将手置于危险的工作环境,这样的风险且复杂的环境,现有的防护手套只能被动地降低伤害程度,不能从根本上预防或者降低受伤事故的概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防砸手套也出现具备主动预警功能的智能手套,但是具体盛装电子元器件的盒体在施工过程中并不能够保证防尘防水,这样的智能防护手套其中的电路板或者线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安全隐患。同时,现有的电子元器件只能一次性地在安装在智能防护手套上,假设某一电子元器件损坏或手套磨损之后,造成整只智能防护手套也不能正常使用,拆卸安装过程费时费力。
[000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智能防护手套、系统和相关设备。
[000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可以包括:上壳、与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的底壳、透光面板以及与所述上壳和/或所述底壳连接的支撑盒基座;
[0006]所述上壳的端面边缘设置有第一闭合部,所述底壳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闭合部对应的第二闭合部;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通过所述第一闭合部和所述第二闭合部闭合;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围成用于盛装电子元器件的容纳腔;
[0007]所述上壳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窗口,所述透光面板安装于所述第一窗口。
[0008]可选的,所述上壳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窗口的边缘设置有梯台,所述透光面板安装在所述梯台上。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盒基座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部,所述上壳和/或所述底壳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部对应的凸起部;或,
[0010]所述支撑盒基座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上壳和/或所述底壳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限位部;
[0011]所述上壳和/或所述底壳与所述支撑盒基座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起部卡接。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盒基座的底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走线槽。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盒基座的底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走线槽匹配的限位柱。
[0014]可选的,还可以包括:基座连接板;所述底壳上设置有第二窗口;
[0015]所述支撑盒基座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窗口和第四窗口,所述基座连接板的第一连接头限位于所述第三窗口;所述基座连接板的第二连接头限位于所述第四窗口;
[0016]盛装于所述支撑盒内的电子元器件可通过所述第二窗口和所述第三窗口与基座连接板连接。
[0017]可选的,所述支撑盒基座的底板的下表面为弧面。
[0018]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控器,可以包括:主控电路板、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
[0019]所述主控电路板和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所述容纳腔内。
[0020]可选的,所述主控电路板上安装有至少一个LED灯;所述上壳的上表面设置有篦孔,所述主控器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导光片,所述导光片一端抵接在具有所述篦孔的上壳内表面,另一端靠近所述LED灯。
[0021]可选的,还可以包括下列至少一项:设置在所述上壳或底壳侧壁的开关组件、充电组件;所述开关组件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充电组件通过所述主控电路板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0022]所述开关组件包括:嵌入在所述上壳的侧壁上的开关密封圈以及嵌入在所述开关密封圈中的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0023]所述充电组件包括:嵌入在所述上壳的侧壁上的充电组件密封圈以及嵌入在所述充电组件密封圈中的充电接头;所述充电接头与所述电源模块电连接。
[0024]第三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探测传感器,可以包括:传感器主板以及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所述传感器主板安装于所述容纳腔内。
[0025]第四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防护手套,可以包括:手套本体和设置于所述手套本体上的防砸件,还可以包括:如第二方面所述的主控器和至少一个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探测传感器;
[0026]所述主控器和所述探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防砸件上;
[0027]所述防砸件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设置有信号连接线,所述主控器和所述探测传感器通过所述信号连接线电连接。
[0028]可选的,所述支撑盒基座和所述基座连接板分别嵌入所述防砸件设置的贯穿孔,一端抵接在所述手套本体的外表面上,所述基座连接板位于所述支撑盒基座下方,所述基座连接板的第一连接头贯穿所述支撑盒基座设置的第三窗口,与所述主控器中的主控电路板和所述探测传感器中的传感器主板电连接;
[0029]所述信号连接线的连接端位于所述支撑盒基座的上方,与所述基座连接板的第二连接头电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通过走线槽延伸到所述防砸件与所述手套本体之间。
[0030]可选的,还可以包括:位于所述手套本体和所述支撑盒基座之间的垫片。
[0031]第五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防护系统,包括:服务器以及至少一个如第四方面所述的智能防护手套;
[0032]所述服务器中设置有通信模块,所述智能防护手套的主控器中设置有相对应的通信模块,所述服务器与所述智能防护手套通信连接。
[003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00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智能防护手套、系统和相关设备,其中,该支撑盒可以包括:上壳、与所述上壳可拆卸连接的底壳、透光面板以及与所述上壳和/或所述底壳连接的支撑盒基座;所述上壳的端面边缘设置有第一闭合部,所述底壳与所述上壳连接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闭合部对应的第二闭合部;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通过所述第一闭合部和所述第二闭合部闭合;所述上壳和所述底壳围成用于盛装电子元器件的容纳腔;所述上壳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窗口,所述透光面板安装在所述第一窗口处。电子元器件能够安装在上壳和底壳形成的容纳腔内,且上壳与底壳通过第一闭合部、第二闭合部实现上壳与壳体的密封闭合,在通过设置在上壳上表面第一窗口安装透光面板,实现上述电子元器件透过透光面板采集数据的目的。该支撑盒能够对其起到有效的防护,达到防尘防水的效果。进一步的,通过上壳/底壳与支撑盒基座可拆卸连接,方便更换整体电子元器件外包的壳体,能够节约大量时间,操作十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11)、与所述上壳(11)可拆卸连接的底壳(12)、透光面板(14)以及与所述上壳(11)和/或所述底壳(12)连接的支撑盒基座(15);所述上壳(11)的端面边缘设置有第一闭合部(111),所述底壳(12)与所述上壳(11)连接的一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闭合部(111)对应的第二闭合部(121);所述上壳(11)和所述底壳(12)通过所述第一闭合部(111)和所述第二闭合部(121)闭合;所述上壳(11)和所述底壳(12)围成用于盛装电子元器件的容纳腔(19);所述上壳(1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第一窗口(112),所述透光面板(14)安装于所述第一窗口(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基座(15)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限位部(151),所述上壳(11)和/或所述底壳(12)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限位部(151)对应的凸起部(115,124);或,所述支撑盒基座(15)的侧壁的外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凸起部,所述上壳(11)和/或所述底壳(12)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限位部;所述上壳(11)和/或所述底壳(12)与所述支撑盒基座(15)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凸起部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基座(15)的底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走线槽(15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基座(15)的底板的上表面还设置有与所述走线槽(152)匹配的限位柱(15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座连接板(16);所述底壳(12)上设置有第二窗口(122);所述支撑盒基座(15)的底板上设置有第三窗口(154)和第四窗口(155),所述基座连接板(16)的第一连接头(161)限位于所述第三窗口(154);所述基座连接板(16)的第二连接头(162)限位于所述第四窗口(155);盛装于所述支撑盒内的电子元器件可通过所述第二窗口(122)和所述第三窗口(154)与基座连接板(16)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盒基座(15)的底板的下表面为弧面。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的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一窗口(112)的边缘设置有梯台(113),所述透光面板(14)安装在所述梯台(113)上。8.一种主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电路板(21)、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电连接的电源模块(22)、以及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元器件支撑盒(1);所述上壳(11)和所述底壳(12)之间形成容纳腔(19);所述主控电路板(21)和所述电源模块(22)安装在所述容纳腔(19)内。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主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1)上安装有至少一个LED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永亮谢蓉
申请(专利权)人:智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