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5013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太阳能电池具有N条主栅,N>1;探针排结构包括若干探针排,所述探针排与相对应位置主栅接触;每排所述探针排均连接有一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所述探针排的一端通过所述定值电阻串联至电源的一个电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探针排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得外部电流较为均匀地注入太阳电池中,受太阳电池本身性能不均匀影响较小,能够有效避免边缘异常区域未被显示出来导致漏判的情况发生因而提高了对局部缺陷的检测能力,同时减少了探针排个数,探针的电连接结构简化了探针排的整体结构,降低了成本。成本。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产业持续发展,光伏行业竞争愈演愈烈,低成本、高效率成为大家共同追逐的目标。尤其在高效率出现瓶颈阶段时,低成本显得尤为重要。更低的成本不仅包括传统所讲的硅片以及非晶硅成本,还包含精细制成的控制以及精准测试的控制。
[0003]太阳能电池片经过丝网印刷烧结成为成品后需要对电池片进行缺陷筛选。太阳能电池中的缺陷即复合中心的存在会导致少子的扩散长度变短,使电致发光强度较暗,因此电致发光(EL)检测设备被广泛用于太阳能电池片的缺陷检测。
[0004]EL检测原理是往电池片中注入过剩载流子,过剩载流子直接复合会辐射出红外线,复合大的区域辐射的红外线较少,经探测器接收和成像处理后可根据发光亮度判断太阳电池的缺陷。电流注入的多少也会影响太阳电池的发光亮度,电流注入大则发光亮度大,因而电流注入的均匀性也会影响检测结果。另一方面太阳能电池片EL图像的明暗还受电池片本身电阻、少子寿命分布不均匀等的影响。因此,现有的电致发光设备在检测某些太阳能电池(如不均匀电池)的时候往往无法得到较好的缺陷位置分辨率,甚至检测不出存在的缺陷,造成不良电池产品漏检,给后续的光伏组件的制作带来问题。
[0005]目前现有的电致发光设备和相关技术没有考虑电池片本身的不均匀性对外部注入电流在太阳电池表面分布的影响。现有技术中通过在探针排上加电阻控制器来控制注入电流,防止注入电流不均匀导致的明暗带来的误判与漏检情况。但金属探针排横跨在太阳电池的主栅上,进一步使得主栅线各位置区域等势,若太阳电池内部沿主栅方向出现不均匀,则因这种等势方式使得太阳电池内部载流子均匀化,从而降低了EL测试对局部缺陷的检测分辨力。综上,往往存在太阳能电池片的某些缺陷在光致发光(无金属探针排)方法下可以检测出的局部缺陷却在电致发光检测中很难分辨出的情况。局部缺陷的漏检会进一步对组件制作带来问题。
[0006]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太阳能电池板局部缺陷位置检测分辨率的探针排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在保证较高太阳能电池板局部缺陷位置检测分辨率的前提下,减少探针排个数与简化探针排结构,有效降低检测成本。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太阳能电池具有N条主栅,N>1;探针排结构包括若干探针排,所述探针排与相对应位置主栅接触;每排所述探针
排均连接有一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所述探针排的一端通过所述定值电阻串联至电源的一个电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探针排的另一端。
[0010]优选的,所述探针排长度与太阳能电池片的主栅长度相配适,每排探针排包括若干各自独立的探针;
[0011]若干所述探针包括间隔设置的电流针和开压针;若干电流针之间串联,并且串联后位于首端的电流针通过所述定值电阻串联至电源的一个电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末端的电流针;若干开压针之间串联,并且串联后位于首端的开压针与位于末端的开压针之间串联检测端。
[0012]优选的,所述探针排从第2条主栅至第N

1条主栅均匀间隔排布,并与相应位置主栅接触。
[0013]优选的,所述定值电阻的电阻值大于太阳能电池的串联电阻、探针电阻、探针与太阳能电池的接触电阻之和的10倍。
[0014]优选的,还包括绝缘层、导电层一和导电层二;所述探针排中的电流针和开压针沿同一直线方向间隔排布,所述绝缘层在电流针和开压针之间沿蛇形设置,实现相邻电流针和开压针之间的绝缘;所述导电层一贴合在所述电流针相对绝缘层的另一侧,实现电流针之间的串联;所述导电层二贴合在所述开压针相对绝缘层的另一侧,实现开压针之间的串联。
[0015]优选的,所述主栅为直通主栅或若干段各自独立的分段主栅。
[0016]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7]本技术因串联有定值电阻,经过各探针排的电流近似相同。各定值电阻的阻值远远大于太阳电池的串联电阻、探针电阻、探针与太阳电池的接触电阻之和的10倍以上,因此,本技术可以使得外部电流较为均匀地注入太阳电池中,受太阳电池本身性能不均匀影响较小。因而提高了对局部缺陷的检测能力。
[0018]探针排在太阳能电池主栅上设置位置的合理选择,能够有效避免边缘异常区域未被显示出来导致漏判的情况发生,同时减少了探针排个数,探针的电连接结构简化了探针排的整体结构。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探针排结构图一;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探针排结构图二;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探针排在太阳能电池上安装位置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探针排在太阳能电池上安装效果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EL情况对比图一;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EL情况对比图二;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EL情况对比图三;
[0027]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测试机静态稳定性数据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利用EL成像原理。
[0030]所述EL成像原理为:晶体硅PN结中存在由P区指向N区的内建电场E,平衡状态下载流子的扩散电流和漂移电流抵消,PN结内部电流为零。当太阳能电池电流施加正向偏压时,由于与内建电场反向,减弱了势垒区内建电场强度,势垒宽度下降,正向偏压打破了载流子扩散运动和漂移运动原来的平衡,漂移运动减弱,扩散流大于漂移流,净扩散流使电子从N区运动到P区,同时空穴从P区运动到N区,这些进入P区的电子和进入N区的空穴为非平衡少数载流子。在晶硅电池的PN结中,少子扩散长度大于势垒区宽度,注入到扩散区的非平衡载流子与多数载流子复合的过程中,发生跃迁并发出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太阳能电池(1)具有N条主栅(2),N>1;其特征在于,探针排结构包括若干探针排(3),所述探针排(3)与相对应位置主栅(2)接触;每排所述探针排(3)均连接有一个阻值相同的定值电阻,所述探针排(3)的一端通过所述定值电阻串联至电源的一个电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至所述探针排(3)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排(3)长度与太阳能电池(1)片的主栅(2)长度相配适,每排探针排(3)包括若干各自独立的探针;若干所述探针包括间隔设置的电流针(4)和开压针(5);若干电流针(4)之间串联,并且串联后位于首端的电流针(4)通过所述定值电阻串联至电源的一个电极,电源的另一个电极电连接至末端的电流针(4);若干开压针(5)之间串联,并且串联后位于首端的开压针(5)与位于末端的开压针(5)之间串联检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主栅太阳能电池局部缺陷检测的探针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探针排(3)从第2条主栅(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甲张伟崔宁郝鹏飞徐国栋王裕褚君凯贾慧君
申请(专利权)人: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