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颌骨升支前缘取骨导板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颌骨升支前缘取骨导板。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外伤、增龄性改变、龋坏、牙周炎,牙槽突裂等原因,会出现牙列缺损,造成咬合不佳。种植修复作为牙列缺损的重要修复手段,其对于牙槽骨的宽度及高度均有一定要求。常规的牙槽嵴增宽及增高术有牙槽嵴牵引术,骨粉+骨膜,自体骨移植术等。而自体骨移植对于骨质植入区域的塑形有一定要求。自体骨移植采用的取骨区域有升支前缘、下颌骨外斜线处骨质、下颌角外侧板、下颌骨升支前缘、髂骨等。以上取骨区域除髂骨外,均为皮质骨,而对于皮质骨而言,为了美观需要,上述手术大多采用口腔内手术入路实施。由于手术视野有限,手术空间狭小,外科医生在升支前缘取骨的过程中难以确定准确的截骨区域,术中可能因为升支前缘切除过多或不足,与植入区域的缺损相差较大从而需要反复磨除取下的骨,影响最终的手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颌骨升支前缘取骨导板,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颌骨升支前缘取骨导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牙列支撑部(1)和取骨定位部(2),所述牙列支撑部(1)包括下颌牙列贴合腔体(11),所述取骨定位部(2)包括用于与颌骨升支贴合、且自颌骨升支舌侧表面延伸至颊侧表面的迂回部(21)、以及用于与颌骨升支舌侧贴合且自迂回部(21)向下颌角方向延伸的阻挡部(22),当所述下颌牙列贴合腔体(11)贴合于下颌牙列时,所述迂回部(21)所贴合的颌骨升支前缘的位置与下颌升支前缘与体部的转折处之间的间距为4~10mm,所述阻挡部(22)的延伸方向与颌骨升支前缘相配合,所述阻挡部(22)与下颌升支前缘与体部的转折处之间的间距为4~10mm,所述牙列支撑部(1)和取骨定位部(2)之间通过连接部(3)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骨升支前缘取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牙列贴合腔体(11)的形状与下颌牙列的形状相配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颌骨升支前缘取骨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颌牙列贴合腔体(11)贴合于下颌牙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剑飞,陈阳,吴锦阳,徐晓峰,田明,王旭东,沈国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