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59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所述复合光热材料是硫化铜纳米颗粒附着在少层碳化钛片上,碳化钛为少层片状结构,硫化铜纳米颗粒自组装成多孔球。所述的多孔硫化铜球直径为4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热材料的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热转换技术利用光热材料将太阳能转换为热能,对海水进行脱盐及净化,获得丰富的淡水资源,是解决淡水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有效方法之一,引起研究者广泛关注。太阳能界面蒸发避免了体积加热,减少热损失并提高能量转化效率,被认为是一种替代传统整体加热的有效替代方案。目前吸光材料有碳材料、贵金属纳米颗粒、半导体结构等,但是,仍存在亲水性差、光热转换效率低、原料昂贵、制备方法复杂、成本高等问题,限制了该技术的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合适规模化生产,具有优异的全光谱(紫外

可见

近红外光)光吸收和高效光热转换效率,在太阳能脱盐、贵金属回收、污水净化、灭菌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为了实现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碳化钛片及附着于所述碳化钛片上的硫化铜纳米颗粒,所述碳化钛片为少层片状结构,所述硫化铜纳米颗粒可组装成多孔硫化铜球,且所述多孔硫化铜球的直径为400

600nm,所述硫化铜纳米颗粒的直径为30n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钛与硫化铜的质量比为20%。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热材料为掺杂的硫化铜/碳化钛的复合材料,所述掺杂为非金属且包括N或S掺杂或共掺杂。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钛碳化铝分散在氢氟酸中,常温磁力搅拌,得到碳化钛,将碳化钛分散在有机溶剂或者离子溶液中,超声处理,合成二维少层碳化钛材料;S2、将铜源、表面活性剂和碳化钛一起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得到均匀混合溶液A;S3、将硫源溶解于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得到溶液B;S4、将溶液B滴加到溶液A中,搅拌,得到混合溶液C,将溶液C转移到高温反应釜中,在120~200℃恒温下反应12~24h,清洗,干燥,得到硫化铜/碳化钛复合光热材料。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碳化钛的复合光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每1g钛碳化铝需要用20ml 40%氢氟酸;所述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四甲基氢氧化铵、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心娟薛裕华潘丽坤胡嘉培庞靖怡范敏敏高晨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