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449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侧壁墙的中板上部放线,并在中板上同侧墙竖向钢筋处开通孔;S2:开完通孔后,在通孔处依次穿入多根L型钢筋并进行焊接;S3:L型钢筋焊接完成后,在通孔处灌浆封堵,并将竖向钢筋和L型钢筋焊接;S4:竖向钢筋和L型钢筋焊接完成后,在侧壁墙下方安装铝板和复合木模板,所述铝板和复合木模板将竖向钢筋夹持在内,所述铝板位于侧壁墙内侧;S5:最后浇筑混凝土;采用本方案,通过改进原有施工工艺,采用下挂钢筋、厚蜂窝铝板等方式加快了施工进度,解决了密闭空间二次施工的困难,满足了风道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风道的使用安全。保证了风道的使用安全。保证了风道的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航站楼APM站轨顶风道因主体结构施工时未定车型和厂家,内部结构部分无法确定,无法与APM主体结构同时施工,所有钢筋也无法进行预留预埋,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收到内部结构施工图,需进行二次施工,APM轨顶风道设计在APM顶板下沿,由板和侧壁墙组成,在主体结构完成后采用顶板开孔锚入(原设计是全部植筋,考虑植筋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有中板,防水要求不高的位置采用开孔)钢筋和植筋方式与APM结构顶板和侧墙链接,其到顶板净高为1m~1.8m,大部分区域为1m,宽度为1.4m~6.4m不等,板厚200mm,侧壁墙宽200mm,形成封闭空间,且因其使用的部位特殊,不可采用易锈易松动的材料进行施工,施工难度极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轨顶风道需进行二次施工,施工难度极大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解决了轨顶风道需进行二次施工,施工难度极大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侧壁墙的中板上部放线,并在中板上同侧墙竖向钢筋处开通孔;S2:开完通孔后,在通孔处依次穿入L型钢筋并进行焊接;S3:L型钢筋焊接完成后,在通孔处灌浆封堵,并将竖向钢筋和L型钢筋焊接;S4:竖向钢筋和L型钢筋焊接完成后,在侧壁墙下方安装铝板和复合木模板,所述铝板和复合木模板将竖向钢筋夹持在内,所述铝板位于侧壁墙内侧;S5:最后浇筑混凝土。
[0005]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轨顶风道需进行二次施工,施工难度极大的问题。本方案提供另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通过改进原有施工工艺,采用下挂钢筋、蜂窝铝板等方式加快了施工进度,解决了密闭空间二次施工的困难,满足了风道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风道的使用安全;具体的,本方案中,侧壁墙上的中板和顶板等高,而其中的区别在于,顶板会延伸到停机坪处,上端为混凝土,即为结构顶层,有较高的防水要求,为提高安全性,不能打通孔;而中板会延伸到航站楼内部,地面会做防潮层,防水层等,因此可在中板处开通孔,将中板打穿,其开孔的间距和侧壁墙竖向钢筋间距相同;然后依次穿入多根L型钢筋并进行焊接,其中多根L型钢筋与墙体竖向钢筋根数相同,其焊接方式采用单面搭接焊,焊接完成后,在通孔处灌浆封堵,并将墙体竖向钢筋和L型钢筋使用单面搭接焊焊接,通过此方式能改变轨顶风道的钢筋加固方式,降低了施工难度;而在竖向钢筋和L型钢筋焊接完成后,在侧壁墙下方安装铝板和复合木模板,铝板和复合木模板将竖向钢筋夹持在内,铝板位于侧壁墙内侧;
由于轨顶风道本身为内外两层,内层空间较小,而施工人员不易进入,若采用常规方式在内层也使用复合木模板,在安装、加固和拆除过程中,复合木模板时不易施工,且轨顶风道内部的温度变化较大,极易受温湿变化的影响,因此本方案选用不易锈蚀、强度较高的蜂窝铝板,且铝板在施工完成后无需拆除,降低了施工难度,也能适应轨道风道内的温差变化;最后再用混凝土浇筑成型。
[0006]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若在开通孔,需提前使用电风镐进行施工,将中板上部的保护层踢出,将中板下部开槽,直至漏出双方向面筋;为防止开孔时破坏APM结构中板钢筋,本方案中,需用人工采用电风镐将中板对应下部有侧壁墙位置上下分别踢出凹槽,上部凹槽踢打保护层厚度,以漏出双方向面筋为宜,下部为保证新旧混凝土有效连接,踢打30mm深。
[0007]进一步优化,所述L型钢筋包括L型短钢筋和L型长钢筋,所述L型短钢筋穿入中板的长度不低于中板厚度加LaE,所述L型长钢筋穿入长度低于中板厚度加两倍LaE;用于提高钢筋有效连接,满足规范中相邻钢筋错位要求,其中LaE表示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
[0008]进一步优化,所述L型短钢筋和L型长钢筋依次交替穿入,并错位搭接,上下错位距离为不小于LaE;用于提高钢筋加固。
[0009]进一步优化,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在侧壁墙的中板上部放线时,还需在侧壁墙的顶板下部和侧壁处放线,并在侧壁墙的顶板下部和侧壁对应的侧结构钢筋处开槽,进行植筋;由于顶板处无法打入通孔,为加固顶板处的钢筋,本方案中,先将顶板下部和侧墙对应位置放线,为防止植筋开孔时破坏APM结构顶板和侧墙钢筋,需用人工采用电风镐将顶板下部和侧墙开槽,同时为保证新旧混凝土有效连接,踢打深度≥30mm深,需漏出双方向钢筋为宜;在中板上同侧墙竖向钢筋部位开孔,开孔间距同侧壁墙竖向钢筋间距。
[0010]进一步优化,所述植入的钢筋筋包括短钢筋和长钢筋,所述短钢筋的外漏长度不低LaE,长钢筋的外漏长度低于两倍LaE,长短钢筋应交替植入,并错位搭接,上下错位距离为不小于LaE;用于提高钢筋加固。
[0011]进一步优化,将侧结构钢筋与植筋钢筋进行单面搭接焊,焊接长度为LaE,焊接时需注意错缝,上下错缝距离为不小于LaE;用于提高钢筋加固。
[0012]进一步优化,所述铝板为蜂窝铝板;用于提高铝板强度。
[0013]进一步优化,所述铝板和复合木模板之间设有多根对拉丝杆;用于对铝板进行加固,其中对拉丝杆为铝合金材质,对拉丝杆和铝板为永久性结构,结构完成后不拆除,复合木模板在结构完成后需拆除。
[0014]进一步优化,所述对拉丝杆的丝扣端穿出铝板和垫板焊接;用于防止丝杆在受力过程中破坏蜂窝铝板,同时为防止接缝处变形及漏浆,两张蜂窝铝板交界处加工成“L”型接口。
[0015]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方案中,因轨顶风道是二次施工,通过改进原有施工工艺,采用下挂钢筋、厚蜂窝铝板等方式加快了施工进度,解决了密闭空间二次施工的困难,满足了风道的结构稳定性,保证了风道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顶风道的中板和侧壁配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顶风道的中板配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顶风道的顶板和侧壁配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顶风道的中板配筋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顶风道的L型钢筋搭接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轨顶风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

中板,2

竖向钢筋,3

铝板,4

复合木模板,5

顶板,6

L型钢筋,61

L型短钢筋,62

L型长钢筋,7

对拉丝杆,8

垫板,9

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侧壁墙的中板(1)上部放线,并在中板(1)上同侧墙竖向钢筋(2)处开通孔;S2:开完通孔后,在通孔处依次穿入多根L型钢筋(6)并进行焊接;S3:L型钢筋焊接完成后,在通孔处灌浆封堵,并将竖向钢筋(2)和L型钢筋(6)焊接;S4:竖向钢筋(2)和L型钢筋(6)焊接完成后,在侧壁墙下方安装铝板(3)和复合木模板(4),所述铝板(3)和复合木模板(4)将竖向钢筋(2)夹持在内,所述铝板(3)位于侧壁墙内侧;S5:最后浇筑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子步骤:若在开通孔,需提前使用电风镐进行施工,将中板(1)上部的保护层踢出,将中板(1)下部开槽,直至漏出双方向面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钢筋(6)包括L型短钢筋(61)和L型长钢筋(62),所述L型短钢筋(61)穿入中板(1)的长度不低于中板(1)厚度加LaE,所述L型长钢筋(62)穿入长度低于中板(1)厚度加两倍LaE。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轨顶风道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短钢筋(6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崇贤谢勇段俊邹明君刘航宁胥悦赵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西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