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工泡棉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16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重工泡棉胶带,所述泡棉胶带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离型层和附胶泡棉层,附胶泡棉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胶粘剂、基底层、聚氨酯泡棉层、第二层胶粘剂、弹性层和第三层胶粘剂;能够直接从产品表面揭下,节省操作工序,且提高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其能够兼顾产品的装配牢固性与维修、回收可拆卸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产品重新加工,便于清理,避免污染,节约环保。节约环保。节约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工泡棉胶带


[0001]本技术属于泡棉胶带
,具体涉及一种可重工泡棉胶带。

技术介绍

[0002]在消费型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行业中,用户越来越追求产品外观轻薄精致、追求个性化和新鲜体验,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也随之加快,对各零部件的组合装配、维修、甚至回收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环境有污染的电池是要求必须能够无损拆卸的,而装配时,为了能够达到可靠的使用性能又必须能够粘接,从而产生了产品装配牢固性与维修、回收可拆卸性之间的矛盾。
[0003]泡棉胶带自身具有很好的防震、防尘、缓冲等特点,在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电子产品的屏幕、曲屏固定等方面,但其缺点是贴敷后不可移除,由于粘着力等原因,如果想要对产品进行重新加工时,如公开号为CN 211284230 U的文献,公开了可重工聚氨酯泡棉胶带及液晶显示器,其采用刀片从胶带中的泡棉中间剖开,但是这样可能会对产品产生划痕,并且导致工作效率低。另外,在拆卸时,泡棉带的胶层一般会残留在被贴物上,导致很难顺利重新加工。同时,在清理过程中,很容易对被贴物造成泡棉碎屑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可重工泡棉胶带,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产品装配牢固性与维修、回收可拆卸性之间的矛盾,以及解决产品在拆卸时工序繁琐、有胶层和碎屑残留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可重工泡棉胶带,所述泡棉胶带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离型层和附胶泡棉层,附胶泡棉层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胶粘剂、基底层、聚氨酯泡棉层、第二层胶粘剂、弹性层和第三层胶粘剂。
[0006]本技术的可重工泡棉胶带,由于设置了第二层胶粘剂,通过第二层胶粘剂将聚氨酯泡棉层和弹性层紧密贴合,并且聚氨酯泡棉层是在基底层上发泡,使得最终得到的功能泡棉形成一体化结构,从而避免泡棉在拉伸时出现分层的现象。另外,由于第一层胶粘剂、第三层胶粘剂的高粘接性和可剥离性,使得泡棉胶带实现可重复加工性。
[0007]还可以具体的,泡棉胶带缠绕在卷芯上。泡棉胶带最外层的第三层胶粘剂胶面与卷芯外表面贴合。卷芯为空心结构。离型层为双面PET离型膜或离型纸。基底层为PET膜。弹性层为TPU膜。
[0008]本技术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的可重工泡棉胶带,能够直接从产品表面揭下,节省操作工序,且提高产品的可回收利用率;其能够兼顾产品的装配牢固性与维修、回收可拆卸性;提高工作效率,方便产品的重新加工,便于清理,避免污染,节约环保。
附图说明
[001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1]图1为本技术的可重工泡棉胶带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附胶泡棉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为卷芯,2为泡棉胶带层,3为离型层,4为附胶泡棉层,5为第一层胶粘剂,6为基底层,7为聚氨酯泡棉层,8为第二层胶粘剂,9为弹性层,10为第三层胶粘剂。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5]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0016]实施例
[0017]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可重工泡棉胶带,所述泡棉胶带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离型层3和附胶泡棉层4,附胶泡棉层4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胶粘剂5、基底层6、聚氨酯泡棉层7、第二层胶粘剂8、弹性层9和第三层胶粘剂10。
[0018]可以更为具体的,第二层胶粘剂8可以为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具有柔韧性好、耐冲击、耐磨、粘结强度大,对泡棉等材料粘结性能好等特点,涂布厚度为5

10μm,例如其厚度可以为6μm,使其具有优异的抗剪切和抗冲击性。离型层3可以为双面PET离型膜或离型纸,或可以格拉辛离型纸,其厚度可以为15

75μm,其离型力可以为5

40g。双面PET离型膜的厚度可以为50μm,离型力可以为25g。第一层胶粘剂5和第三层胶粘剂10可以为压敏性丙烯酸胶黏剂构成,厚度可以为20

100μm,可以呈黑色或透明。压敏性丙烯酸胶黏剂可以呈黑色,且厚度可以为50μm。基底层6可以为PET膜,厚度可以为20

80μm,可以呈黑色或透明,在其上涂布泡棉,可以起到支撑的作用。PET(聚酯)膜可以呈黑色,厚度可以为50μm。弹性层9可以为黑色TPU膜,厚度可以为10

60μm,具有高拉力、强韧性的特点。TPU(热可塑性聚氨酯)膜厚度可以为20μm。附胶泡棉层4厚度可以为150

700μm,密度可以为0.28

0.7g/cm3,压缩25%时对应的压缩回弹力可以为0.08

0.2kgf/cm2。附胶泡棉层4厚度可以为600μm,密度可以为0.35g/cm3,压缩25%时对应的压缩回弹力可以为0.14kgf/cm2。卷芯1可以是空心的,可以为纸卷芯或PE(聚乙烯)卷芯管。
[0019]上述泡棉胶带2的制作过程可以如下:
[0020]先在基底PET上涂布聚氨酯泡棉,然后在远离PET的泡棉一面涂布聚氨酯胶粘剂并贴敷上TPU薄膜,最后在复合泡棉两侧涂布压敏性丙烯酸系胶粘剂,并在第一层胶粘剂面贴上离型膜,收卷到卷芯1上,此泡棉胶带产品用于电池的固定或者用于无边框电视边框,起到遮光、重复加工的作用。
[0021]具体的,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22]第一步,将聚氨酯泡棉的双组分材料通过混合头,并在其中通入氮气或者空气,然后调整光辊涂布在基底层6上,经过烘箱100

150℃干燥5

10分钟;
[0023]第二步,将双组分聚氨酯胶粘剂通过胶辊涂布在泡棉上表面,将TPU薄膜放卷并于此胶粘剂紧密贴合,即可以得到复合聚氨酯泡棉;
[0024]第三步,在复合聚氨酯泡棉的两层涂布上压敏性丙烯酸系胶黏剂,并在第一层胶粘剂5层面贴附离型膜,收卷在卷芯1上。
[0025]由于压敏性丙烯酸胶粘剂对玻璃、塑料、不锈钢等材质的表面黏贴效果好,可使产品装配后保持长久性。另外,由于聚氨酯泡棉的两侧有PET膜和TPU膜的增强保护作用,在重工需要撕起胶带时,能够无残留完整揭下,避免出现胶带被拉断的现象。
[0026]将上述方法步骤得到的可重复加工泡棉胶带与不含有第二胶粘剂层的重工泡棉胶带,(对比例)做静态剪切实验(常温下,挂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工泡棉胶带,所述泡棉胶带(2)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离型层(3)和附胶泡棉层(4),其特征在于,附胶泡棉层(4)包括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的第一层胶粘剂(5)、基底层(6)、聚氨酯泡棉层(7)、第二层胶粘剂(8)、弹性层(9)和第三层胶粘剂(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重工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泡棉胶带(2)缠绕在卷芯(1)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重工泡棉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恩辉苏云张钊琦孙胜亮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卓英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