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装置(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具有超薄、大视角、主动发光、高亮度、发光颜色连续可调、成本低、响应速度快、低功耗、工作温度范围宽及可柔性显示等优点,已逐渐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下一代显示技术。驱动电路是OLED中一种重要的辅助电路。
[0003]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屏占比(即实际显示区的面积在显示侧总面积中的占比)”已成为显示装置追求的外观特性之一。尤其是对与佩戴式显示装置(如智能手表),基于便携和视角效果的方面的考虑,极致窄边框甚至全屏显示成为发展的重要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以下是对本公开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非显示区的驱动电路和第一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非显示区的驱动电路和第一电源线,所述驱动电路至少包括: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第二电容和所述第三电容分别位于所述第一电容的两侧,所述第二电容位于所述第一电容靠近显示区的一侧,所述第三电容的一个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电容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电容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非显示区的第二电源线、初始信号线、第一时钟信号线和第二时钟信号线;所述第二电源线位于驱动电路靠近显示区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初始信号线位于第一电源线远离显示区的一侧,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所述初始信号线之间,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位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和所述初始信号线之间,且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二电源线的宽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和/或,所述初始信号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且大于初始信号线的宽度,和/或,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线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宽度,且大于初始信号线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移位寄存器,每个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晶体管至第十晶体管、第一电容至第三电容、信号输入端、信号输出端、第一时钟信号端、第二时钟信号端、第一电源端和第二电源端;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源电极与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漏电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源电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源电极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源电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晶体管的漏电极与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电极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电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漏电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源电极与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七晶体管的漏电极与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源电极与第一电源端
电连接,所述第八晶体管的漏电极与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源电极与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九晶体管的漏电极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栅电极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源电极与第二电源端电连接,所述第十晶体管的漏电极与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三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与第四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与第一电源端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位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位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位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靠近衬底基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覆盖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其中,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的面积正相关,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电源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部分的面积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的面积正相关;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重叠部分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与所述第一电源线的重叠部分的面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中的多个移位寄存器级联,第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与初始信号线电连接,第i
‑
1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i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有移位寄存器的第一电源端与第一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移位寄存器的第二电源端与第二电源线电连接,奇数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与第一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奇数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与第二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偶数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一时钟信号端与第二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偶数级移位寄存器的第二时钟信号端与第一时钟信号线电连接,其中,i为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衬底基板上,且位于显示区的阵列排布的子像素;第i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与第2i
‑
1行子像素和第2i行子像素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每个移位寄存器包括:异层设置的连接电极和输出信号线;所述输出信号线与本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连接电极在衬底基板上
的正投影与所述输出信号线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连接电极分别与本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出端和下一级移位寄存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基板包括:依次叠设在所述衬底基板上的半导体层、第一绝缘层、第一金属层、第二绝缘层、第二金属层、第三绝缘层和第三金属层;所述半导体层包括:多个晶体管的有源层,所述第一金属层包括:多个晶体管的栅电极、第一电容的第一极板、第二电容的第一极板和第三电容的第一极板,所述第二金属层包括:第一电容的第二极板、第二电容的第二极板、第三电容的第二极板和输出信号线,所述第三金属层包括:多个晶体管的源电极、多个晶体管的漏电极、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第一时钟信号线、第二时钟信号线、初始信号线和连接电极;所述第三金属层的电阻小于所述第一金属层的电阻,且小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俊秀,白露,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