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物内碳排放获取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碳排放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内碳排放获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面对全球变暖的危机,建筑业作为能耗大户,应对此积极响应,减少碳排放量。针对建筑建造和建筑运行两大部分的巨大碳排放量,通过改变“大拆大建”模式,减少由建筑建造造成的碳排放;以节能为基础,改变用能方式,如推行“电改气”,大力发展风电光电,减少建筑运行过程碳排放的有效途径。
[0003]为控制建筑运行的碳排放量,保证建筑运行的碳排放符合标准,需要对建筑运行过程进行碳排放检测。
[0004]现有技术中,对建筑运行过程的碳排放获取准确度低,同时投入的碳排放获取的成本高,且获取效果与成本不成比,导致碳排放获取的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建筑物内碳排放获取系统,通过先判断设备碳排放是否符合获取标准,在对符合标准的设备进行获取,提高精准度的同时,较少碳排放获取的成本。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物内碳排放获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及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的设备分析单元、人为分析单元、净化分析单元和排放获取单元;所述服务器,用于:采集待获取碳排放的建筑物;所述设备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并获取所述建筑物内符合获取标准的设备;所述人为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并获取所述建筑物内符合获取标准的人员;所述净化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并判断所述建筑物净化是否合格;所述排放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符合获取标准的设备、符合获取标准的人员全天的碳排放量;计算所述建筑物的碳排放总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并获取所述建筑物内符合获取标准的设备,具体包括:通过公式获取到所述建筑物内各设备的设备碳排放分析系数Xi;根据各设备的所述设备碳排放分析系数判断各设备的碳排放是否符合获取标准,并得到符合获取标准的设备;其中,SCi表示设备的日平均使用时长;PLi表示设备的平均使用频率;CLi表示设备平均每小时产生的二氧化碳量;a1、a2以及a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a1>a2>a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设设备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将所述设备碳排放分析系数与所述设备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设备的碳排放分析系数≥所述设备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则对应设备符合获取标准,作为碳排放获取设备;若所述设备的碳排放分析系数<所述设备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则对应设备不符合获取标准,作为非碳排放获取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分析并获取所述建筑物内符合获取标准的人员,包括:通过公式Co=(YSLo
×
b1+SPLo
×
b2+PJSo
×
b3)
b1+b2+b3
获取到所述建筑物内拥有汽车的各人员的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Co;根据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判断各人员的碳排放是否符合获取标准,并得到符合获取标准的人员;其中,
YSLo拥有汽车的人员数量;SPLo拥有汽车的人员驾车上班频率;PJSo拥有汽车的人员平均驾车时长;b1、b2以及b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且b1>b2>b3>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预设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将所述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与所述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进行比较;若所述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所述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则对应人员符合获取标准,作为碳排放获取人员;若所述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所述人员碳排放分析系数阈值,则对应人员不符合获取标准,作为非碳排放获取人员。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资银,刘念,王杰,
申请(专利权)人:特斯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