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供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4116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压供墨系统,包括连接架、墨盒、控制组件和负压泵,所述连接架外侧壁连接所述墨盒,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液位传感器和供墨泵,所述负压泵输出端通过三通阀与所述墨盒连通设置,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墨盒内部油墨容量,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且供墨泵的设置能够提供动力,方便实时将外部供墨端的油墨输送至墨盒内,与液位传感器配合,形成油墨循环系统,方便实时控制墨盒内部油墨,同时,负压泵输出端通过三通阀与墨盒连通设置,负压泵为墨盒提供负压,控制外部喷头与墨盒之间压力平衡,操控简单,实用性强。性强。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压供墨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
,具体为一种负压供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3D打印技术蓬勃发展,其中以3DP即三维打印工艺技术为基础的打印机,因其成形速度快、成形材料价格低、成形过程不需要支撑等优势,极具大规模工业应用的潜力。
[0003]3D打印技术与传统喷墨打印技术类似,打印设备最关键的部件在于供墨系统,供墨系统影响着打印效率、打印质量等。
[0004]现有的供墨系统自动化较差,无法实时对墨盒内部的油墨进行监测,导致供墨不及时,影响打印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6]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供墨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7]因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负压供墨系统,能够解决现有的供墨系统自动化较差,无法实时对墨盒内部的油墨进行监测,导致供墨不及时,影响打印效率的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负压供墨系统,其包括:连接架、墨盒、控制组件和负压泵,所述连接架外侧壁连接所述墨盒,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中央处理器、液位传感器和供墨泵,所述中央处理器嵌入安装于所述连接架内侧壁顶部,所述液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墨盒内侧壁底部中央位置,所述供墨泵设于所述墨盒内侧壁底部左侧,所述负压泵输出端通过三通阀与所述墨盒连通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负压供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液位传感器、供墨泵和所述负压泵均与所述中央处理器电性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负压供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架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与外部紧固螺栓适配的连接孔。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负压供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供墨泵一端与所述墨盒连接,所述供墨泵另一端通过连管与外部供墨端连通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负压供墨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三通阀内侧壁卡接有过滤网。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墨盒内部油墨容量,然后将检测到的
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且供墨泵的设置能够提供动力,方便实时将外部供墨端的油墨输送至墨盒内,与液位传感器配合,形成油墨循环系统,方便实时控制墨盒内部油墨,同时,负压泵输出端通过三通阀与墨盒连通设置,负压泵为墨盒提供负压,控制外部喷头与墨盒之间压力平衡,操控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部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连接架、110连接孔、200墨盒、300控制组件、310中央处理器、320液位传感器、330供墨泵、400负压泵、410三通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0]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1]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3]本技术提供一种负压供墨系统,通过液位传感器实时监测墨盒内部油墨容量,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且供墨泵的设置能够提供动力,方便实时将外部供墨端的油墨输送至墨盒内,与液位传感器配合,形成油墨循环系统,方便实时控制墨盒内部油墨,请参阅图1

2,包括,连接架100、墨盒200、控制组件300和负压泵400;
[0024]请继续参阅图1,连接架100为金属合金材料制成的连接框架,连接架100作为连接中端连接打印机架与墨盒200,连接架100四个端角处均开设有与外部紧固螺栓适配的连接孔110;
[0025]请继续参阅图1,连接架100外侧壁连接墨盒200,墨盒200作为打印油墨的存储腔室;
[0026]请继续参阅图1,控制组件300包括中央处理器310、液位传感器320和供墨泵330,具体的,中央处理器310嵌入安装于连接架100内侧壁顶部,中央处理器310作为设备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液位传感器320螺接于墨盒200内
侧壁底部中央位置,液位传感器320用于实时监测墨盒200内部油墨容量,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310,供墨泵330设于墨盒200内侧壁底部左侧,供墨泵330一端与墨盒200连接,供墨泵330另一端通过连管与外部供墨端连通设置,供墨泵330用于提供动力,方便实时将外部供墨端的油墨输送至墨盒200内,与液位传感器320配合,形成油墨循环系统,方便实时控制墨盒200内部油墨,液位传感器320、供墨泵330和负压泵400均与中央处理器310电性连接;
[0027]请继续参阅图1

2,负压泵400输出端通过三通阀410与墨盒200连通设置,负压泵400通过紧固螺钉螺接于连接架100外侧,负压泵400为墨盒200提供负压,控制外部喷头与墨盒200之间压力平衡,三通阀410内侧壁卡接有过滤网(图中未标识)。
[0028]工作原理:该技术在使用时,通过液位传感器320实时监测墨盒200内部油墨容量,然后将检测到的数据信息输送至中央处理器310,且供墨泵330的设置能够提供动力,方便实时将外部供墨端的油墨输送至墨盒200内,与液位传感器320配合,形成油墨循环系统,方便实时控制墨盒200内部油墨,同时,负压泵400输出端通过三通阀410与墨盒200连通设置,负压泵400为墨盒200提供负压,控制外部喷头与墨盒200之间压力平衡,操控简单,实用性强。
[0029]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压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架(100)、墨盒(200)、控制组件(300)和负压泵(400),所述连接架(100)外侧壁连接所述墨盒(200),所述控制组件(300)包括中央处理器(310)、液位传感器(320)和供墨泵(330),所述中央处理器(310)嵌入安装于所述连接架(100)内侧壁顶部,所述液位传感器(320)安装于所述墨盒(200)内侧壁底部中央位置,所述供墨泵(330)设于所述墨盒(200)内侧壁底部左侧,所述负压泵(400)输出端通过三通阀(410)与所述墨盒(200)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轩畅李佳睿罗国玮曹锐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勋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