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以及该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40789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包括由气囊皮烫合形成的基体,所述基体呈弧形设置,所述基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上设有向充气腔内内凹的凹腔以及第一安装腔,所述凹腔底部烫合在充气腔下端面形成烫合区,所述凹腔以及第一安装腔上端均敞口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利用充气气囊作为按摩枕的填充物,使得充气气囊可以折叠,便于外出携带,并且在基体上增加包覆部,这样可以防止使用时掉落。止使用时掉落。止使用时掉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以及该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以及该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现代人离不开手机工作,社交,看剧,颈椎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故而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颈部按摩器,颈部按摩器是根据颈部工学涉及的一种产品,能够为头颈提供最平均、柔和以及真实的支撑,可提供人体头部、颈部的自然舒展状态,不阻碍血液循环,避免因久坐或休憩小睡引起肩颈的疼痛,利用电动按摩片对颈部进行按摩,从而提高理疗的效果。
[0003]故而市场上出现了多饰多样的按摩枕,其中一种U型按摩枕,其内部通过海绵等作为填充物,然后在填充物上设置按摩组件。但是,现有技术中的U型枕,其在使用时,需要借用抽绳或者魔术贴或者磁吸扣等工具将U型枕两侧进行连接,这样防止使用时因为按摩组件的振动而导致U型枕脱离人体颈部,并且通过海绵等进行填充,不可进行折叠收纳,外出携带不方便,占用空间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利用充气气囊作为按摩枕的填充物,使得充气气囊可以折叠,便于外出携带,并且在基体上增加包覆部,这样可以防止使用时掉落。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包括呈“U”型设置的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口,所述基体的内圈上设有向充气腔内内凹的用于放置按摩组件的凹腔,所述基体的一端设有包覆部,所述包覆部中空设置并与充气腔导通从而形成气囊体,所述气囊体上设有若干安装腔。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充气气囊对按摩枕进行填充,使得按摩枕更加饱满,长时间使用后不会塌陷,并且充气气囊可以进行充放气,这样外出携带时,更加方便,同时设置包覆部,这样在使用时,可以有效防止按摩枕从颈部脱落,并且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抽绳等方式进行固定,操作不便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凹腔底部烫合在基体的外圈上形成烫合区。
[0008]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将凹腔与基体下端面烫合,这样可以将凹腔固定住,将按摩组件装设在凹腔内,不管是吹气前还是吹气后,凹腔下端始终与基体固定,这样使得按摩组件装到凹腔内后,不会悬空,可以保证按摩组件的稳定性。
[0009]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体底部对应烫合区位置设有穿线孔。
[0010]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便于按摩组件的线路穿出,使得线路短,并且整齐,不杂乱。
[0011]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其中,S1:选取气囊皮,利用吸塑模具对气囊皮进行吸塑使得气囊皮上形成所述的凹腔以及安装腔;S2:将吸塑后的气囊皮进行围合形成所述的“U”型基座,并对气囊皮相互贴合的侧边进行烫合固定;S3:将上述凹腔的后侧面与基座的后侧面进行烫合固定形成烫合区,并在烫合区位置开设穿线孔;S4:选取两片气囊皮,分别将两气囊皮放置在基座的上端面以及下端面;S5:将上一步骤中的两气囊皮分别烫合在基座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而形成基体,基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S6:将基体上其中一端沿着基体从上至下进行裁剪,形成第一开口;S7:选取另一气囊皮,将气囊皮进行围合并进行烫合形成包覆部;S8:将包裹部一端沿着包裹部从上至下进行裁剪,形成第二开口;S9:将基体与包裹部对齐,且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对应,将包裹部与基体进行烫合形成气囊体;S10:在气囊体上开设有充气口。
[0012]采用上述另一技术方案设置,加工步骤简单,利用吸塑模具一体成型,工作效率高。
[0013]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设置:对基体的上、下端面上的气囊皮外周边进行修剪形成裙边。
[0014]采用上述进一步设置,将气囊皮多余部分进行修剪,使得气囊外形更加美观,裙边的设置使得气囊体结构更加立体。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气囊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基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基体的外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需要说明,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8]另外,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9]如图1

3所示,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包括呈“U”型设置的基体1,基体1可
以是通过一整张气囊皮围合并且对外周边进行烫合形成基体1,然后再拿两张气囊皮200分别烫合在基体1的上下两个端面形成基体1,两气囊皮200与基体1烫合时,气囊皮会有留边形成向外延伸的裙边,所述基体1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基体1上设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口11,充气口11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两个,可以在充气口11处设置对充气腔内进行充、放气的充、放气组件,充放气组件可以采用电动气泵,或者是气嘴,按压式放气组件或者是电动式充、放气组件等等,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电动气泵以及气嘴相结合两种方式,即电动以及手动两种方式相结合,具体的,所述充、放气组件包括电动气泵、控制电动气泵工作的开关以及用于为电动气泵供电的电源,所述开关分别与电动气泵以及电源连接,需要充气时,按压开关,然后电动气泵开始启动,为充气腔内注入空气,根据自己适合的饱满度,选择适当的充气时间,然后再次按压开关,电动气泵关闭,不再继续向充气腔内充气,需要放气时,也是一样的操作,通过电动气泵将充气腔内的空气放出,气囊变成扁平状,方便折叠收纳。另外,所述充、放气组件还包括气嘴,为了使得放气时,能够快速放气,气嘴采用按压式气嘴,所述气嘴固定设置在基体1上,且一端延伸至充气腔内,通过气嘴进行充、放气,这样在没有电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充气以及放气,更加方便,电动充气泵以及气嘴均为市场上所现有的,故未在附图中所表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动气泵进行充气,通过气嘴进行放气,充、放气效率高,速度快,所述基体1的内圈12上设有向充气腔内内凹的用于放置按摩组件的凹腔3,所述基体1的一端设有包覆部4,包覆部4向基体1的另外一端延伸,包覆部4延伸的一端设有若干烫压条,这样使得包覆部4端部不会过于鼓起,减少气体进入,使得包覆部端部较薄,所述包覆部4中空设置并与充气腔导通从而形成气囊体,所述气囊体上设有若干安装腔5,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包括呈
ꢀ“
U”型设置的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内部中空设置形成充气腔,所述基体上设有与充气腔相通的充气口,所述基体的内圈上设有向充气腔内内凹的用于放置按摩组件的凹腔,所述基体的一端设有包覆部,所述包覆部中空设置并与充气腔导通从而形成气囊体,所述气囊体上设有若干安装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底部烫合在基体的外圈上形成烫合区。3.根据权利要求 2所述的一种颈部按摩枕内的充气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的外圈上对应烫合区位置设有穿线孔。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所述的充气气囊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其中,S1:选取气囊皮,利用吸塑模具对气囊皮进行吸塑使得气囊皮上形成所述的凹腔以及安装腔;S2:将吸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子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慧聪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