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小型红外高压氧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407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家用小型红外高压氧舱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将高压氧舱和智能红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病毒、癌细胞、血液阻滞、发育不良在高压氧结合40℃的红外补偿环境下会快速衰变,从而实现预防护理治疗康复作用,为了更多人能解除疾病痛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智能小型化将只有去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才能享用的预防护理装置装设在家庭及各种养生护理场所,提高了高压氧舱的普及使用量,即将不易燃烧、有利于消除静电的金属壳体、氧气调节设备、智能红外热源有效结合成一体,采用金属型材料作为壳体,在金属壳体上设有智能感应控制系统,在金属壳体内设置红外热源,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健康氧气环境内同时具有更舒适的红外助疗功效。效。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小型红外高压氧舱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家用预防护理保健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传染性疾病、血管瘀阻、疑难杂症等预防辅助治疗及护理的家用小型红外高压氧舱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气进入到肺里就会立刻溶解到血液中,氧气是由血液携带溶解的,溶解的过程就像将一勺白糖放到水中很快就被溶解了,正常人的血液中所溶解氧气量与环境压力有关系,人类生存空间的大气压主要取决于海拔高度,我国的地貌是西高东低、北高南低,也就是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气压力最大,可达1kg/cm2,西部和北部随着海拔高度形成反差,东南沿海地区空气中的空气成分氧气21%、氮气78%、其他为稀有气体1%,据说远古时期地球是个富氧星球,氧含量高达30%,而那时人类寿命高达300岁左右,随着工业发展进入一次次革命,战争武器的频繁滥用、农业化肥阻断土壤的好氧生物链、地下矿物即厌氧产物的大量开发,地下矿物接触空气会消耗氧,氧被人类不停的吞噬,空气中的微生物也在发生变化,比如病毒的爆发,都与空气中的氧含量有关。
[0003]1662年英国最早使用高压氧,我国在60年代开始使用高压氧辅助治疗多种疾病,随着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深度探索,以色列对高压氧做了大量的试验,人类寿命取决于基因端粒,连续做3个月高压氧,基因端粒可延长相当于25年寿命长度,由此可见,高压氧对生命的重要性非同一般,而现在所发展的高压氧又被医家独大且神秘化,各种小型便携式高压氧舱也相继问世,与医用高压氧功效相差甚远。
[0004]其实生命的体征来源于生物体,从生物衍变到动物有两性,热血和冷血动物,而人类正是热血动物的代表,表面看,动物的生存条件主要由氧、水和食物维持,实则,温度即红外也是维持生命的重要因素,所有物体的变化都与温度有着密切关系,只因有了温度,物体才形成三态固、液、气,在没有温度的环境下一切都是固态,而人类的生命体征温度36.2℃为正常温度,所以热血动物长时间处在低于36.2℃温度时会导致血液循环受阻,造成各种疾病緾身。
[0005]日本科学家发现癌细胞在人体正常温度下端粒不会衰变,而人体处于高烧时超过38℃以上癌细胞会随着温度与时间不断衰变,高压氧也会促使癌细胞衰变。
[0006]现有高压氧舱基本在医院及医疗机构设置,数量少排队难,普通民众忙于生计,基本很难去享用高压氧舱。
[0007]现有高压氧舱基本只有调节和补充氧气的作用,对于在环境冰冷且基于有疾病人员通常体寒的情况下,只进行调节和补充氧气而不进行环境及人体温度补偿,高压氧舱的预防及护理作用发挥不充分。
[0008]因此亟待开发出一种可以克服以上缺陷的预防、护理高压氧舱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家用小型红外高压氧舱装置。
为了战胜疾病、不停的寻找尝试各种办法,本技术就是将高压氧舱和智能红外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病毒、癌细胞、血液阻滞、发育不良在高压氧结合40℃的红外补偿环境下会快速衰变,从而实现预防护理治疗康复作用,为了更多人能解除疾病痛苦,本技术实现智能小型化将只有去各大医院及医疗机构才能享用的预防护理装置装设在家庭及各种养生护理场所,提高了高压氧舱的普及使用量,即将不易燃烧、有利于消除静电的金属壳体、氧气调节设备、智能红外热源有效结合成一体,采用金属型材料作为壳体,在金属壳体上设有智能感应控制系统,在金属壳体内设置红外热源,使得本技术在健康氧气环境内同时具有更舒适的红外助疗功效。
[0010]为实现该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方案是:本技术由高压氧舱、智能红外加热区、智能氧气调节机组组成,所述高压氧舱由金属壳体和装设在金属壳体上部件的组成,所述金属壳体呈花生壳状,采用模具成型成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均设有严密扣合法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的法兰结合缝处设有模具压制成型的凹槽,在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的法兰凹槽内装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充气受压时自动膨胀密封,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的一侧由电动智能合页连接,另一侧设自动锁闭、开启的磁力锁扣,所述上半壳体装设的部件有透视孔、灯光孔、应急安全阀、内感应外置控制电路板、内环境数据仪、外嵌式触摸操作开关、压力表、氧气面罩装置,所述下半壳体装设的部件有综合接口、接地机座,所述下半壳体底部凹槽内设智能红外加热区,所述智能红外加热区由基床和红外导体材料组成,所述基床采用含微量元素的矿物土通过陶化后成泥经烘干定型,所述红外导体材料在基床烘干定型前铺设固定在基床内,所述智能氧气调节机组由氧气储气罐、压缩机、分子筛、智能控制装置组成,所述智能控制装置由主控制板、显示操作屏、应急电源、控制电源组成,所述综合接口设氧气储气罐氧气接口、智能红外加热区的红外导体材料电源线接口、静电消除接口、废气循环净化接口,所述废气循环净化接口与所述分子筛连接。
[0011]使用本技术时,可根据环境温度在开启控制电源时启动所述智能红外加热区并设定所需温度,人体进入到高压氧舱的金属壳体内在温度舒适的环境下进行高压氧护理。
[0012]所述上壳体设的部件有透视孔、灯光孔、应急安全阀、内感应外置控制电路板、内环境数据仪、外嵌式触摸操作开关,使高压氧舱内部的人也能根据相关数据及开关轻松实现自控操作。
[0013]所述内感应外置控制电路板、与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内的主控制板无线蓝牙连接。
[0014]所述应急安全阀受所述智能控制装置内的主控制板无线蓝牙控制,遇到紧急情况时启动应急安全阀开启高压氧舱卸压功能。
[0015]所述静电消除接口将高压氧舱内所产生的静电倒出防止对高压氧舱内人体产生危害。
[0016]所述应急电源在突遇停电的情况下应急使用,保证高压氧舱的持续性正常使用。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首次使用本技术在所述氧气储气罐内填充医用氧气,开启控制电源时所述压缩机自动工作将氧气储气罐内的医用氧气按照设定的压力和用量输送到高压氧舱氧气面罩装置供高压氧舱内人体使用,人体呼出的废气通过氧气面罩装置经分子筛过滤并排出,到设定时间后高压氧舱内未使用的医用氧气及其它气体在设定
的释压速度下经分子筛过滤处理后由压缩机自动回抽到氧气储氧罐内以备再次使用。
[0018]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9]一、本技术的高压氧舱采用金属壳体,金属壳体不易燃,且设有静电消除接口,确保高压氧环境下的安全性。
[0020]二、本技术的金属壳体重量轻、高强度、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呈花生壳体式结构,便于进家入户,适合各种场合使用。
[0021]三、本技术设有严密扣合法兰,在所述凹槽内装设密封圈,密封性能好,有利于发挥高压氧舱的增压、稳压、减压功能。
[0022]四、本技术设智能红外加热区,所述高压氧舱可以根据环境温度调节人体所需舒适温度,从而使高压氧的护理更加有效。
[0023]五、本技术的智能氧气调节机组兼容智能控制装置,节约空间和成本。
[0024]六、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小型红外高压氧舱装置,由高压氧舱、智能红外加热区(1)、智能氧气调节机组(2)组成,其特征是,所述高压氧舱由金属壳体和装设在金属壳体上部件的组成,所述金属壳体呈花生壳状,采用模具成型成上半壳体(3)和下半壳体(4),所述上半壳体(3)和下半壳体(4)均设有严密扣合法兰(5),上半壳体(3)和下半壳体(4)的法兰(5)结合缝处设有模具压制成型的凹槽,在所述上半壳体(3)和下半壳体(4)的法兰(5)凹槽内装设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在充气受压时自动膨胀密封,所述上半壳体(3)和下半壳体(4)的一侧由电动智能合页连接,另一侧设自动锁闭、开启的磁力锁扣(6),所述上半壳体(3)装设的部件有透视孔(7)、灯光孔(8)、应急安全阀(9)、内感应外置控制电路板(10)、内环境数据仪(11)、外嵌式触摸操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团员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圆晔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