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结构、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92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结构、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装置,涉及衣物处理装置技术领域,解决了洗衣干衣机或干衣机中的热泵系统烘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换热结构包括旁通风道和位于主风道内沿气流流向依次布置的蒸发器、冷凝器,旁通风道的进风口连通于蒸发器的进风侧,旁通风道的出风口连通于冷凝器的进风侧;蒸发器表面的冷凝水能淋洒至旁通风道内,并形成能与流经旁通风道的气流换热的水幕。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蒸发器表面冷凝水的冷量,提高了换热结构的换热效率;当该换热结构应用于热泵系统内时,提高了烘干效率,降低了热泵系统的负荷。降低了热泵系统的负荷。降低了热泵系统的负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结构、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衣物处理装置
,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结构、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节能环保理念的进一步提高,热泵式洗衣干衣机应用越来越广泛。热泵式洗衣干衣机或干衣机作为衣物处理装置,可执行洗涤、漂洗、脱水、烘干等过程。
[0003]热泵式洗衣干衣机或干衣机的热泵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膨胀阀四部分,其中,滚筒的出风口与蒸发器的进风侧相连通,滚筒的进风口与冷凝器的出风口相连通,滚筒内排出的湿热空气依次经过风道内的蒸发器、冷凝器,湿热气流在经蒸发器后,与蒸发器换热并被吸热除湿,部分冷凝为水;经过冷凝器后重新被加热,形成热空气,再吹向滚筒中的衣物,不断循环上述过程,降低衣物含水率,进而达到烘干的目的。
[0004]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洗衣干衣机或干衣机中的热泵系统烘干效率较低,负荷高。在烘干衣物的过程中,热泵系统往往能从衣服中吸出带有大冷量的冷凝水,作为烘干附产品的冷量冷凝水通常通过管道直接排掉,造成了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结构、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洗衣干衣机或干衣机中的热泵系统烘干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结构,包括旁通风道和位于主风道内沿气流流向依次布置的蒸发器、冷凝器,其中:
[0008]所述旁通风道的进风口连通于所述蒸发器的进风侧,所述旁通风道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冷凝器的进风侧;所述蒸发器表面的冷凝水能淋洒至所述旁通风道内,并形成能与流经所述旁通风道的气流换热的水幕。
[0009]优选的,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隔层和位于所述隔层上的淋水部,所述隔层将所述旁通风道分隔在所述主风道下方,所述蒸发器表面的冷凝水能滴落至所述隔层上,并经所述淋水部淋洒至所述旁通风道内形成所述水幕。
[0010]优选的,所述淋水部包括有一排或两排以上出水孔,每排所述出水孔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出水孔贯穿所述隔层并连通所述主风道和所述旁通风道。
[0011]优选的,位于相同排的所有所述出水孔的中心共线设置。
[0012]优选的,位于相同排的所有所述出水孔沿设定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设定方向与所述旁通风道内的气流流向之间存在有夹角α,α的取值范围为0
°
<α≤90
°

[0013]优选的,所述隔层的上表面设置有汇聚部,所述汇聚部为开口朝上的凹槽结构,用
于聚积所述隔层上的冷凝水,所述淋水部位于所述汇聚部内。
[0014]优选的,所述汇聚部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淋水部位于所述汇聚部的底端。
[0015]优选的,所述隔层上还设置有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连通所述淋水部和所述蒸发器的底部,用以将所述蒸发器表面滴落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淋水部。
[0016]优选的,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引流槽,所述引流槽位于所述淋水部的上方,且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和所述淋水部相连通。
[0017]优选的,所述隔层上还设置有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包括引流槽,所述引流槽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的底部和所述汇聚部相连通,用以将所述蒸发器表面滴落的冷凝水引流至所述汇聚部。
[0018]优选的,所述蒸发器置于所述引流结构上,且所述引流结构的覆盖面积等于或大于所述蒸发器的底面面积。
[0019]优选的,所述引流槽包括有一个或两个以上,所有所述引流槽沿所述淋水部的长度方向排布。
[0020]优选的,所述引流槽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
[0021]优选的,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水冷换热器,所述水冷换热器包括有一条或两条以上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位于所述旁通风道内并与所述淋水部相连通,所述旁通风道内的气流能在流经所述换热管路时与所述换热管路进行热交换。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热泵系统,包括上述换热结构。
[002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衣物处理装置,包括上述热泵系统。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换热结构、热泵系统及衣物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蒸发器与流经其的湿热空气换热时,蒸发器表面形成的冷凝水能淋洒至旁通风道中并形成水幕;流向蒸发器的湿热空气,一部分能依次经过主风道中的蒸发器和冷凝器,另一部分能进入旁通风道中并与旁通风道中的水幕进行热交换,之后再经过冷凝器;该结构充分利用了蒸发器表面冷凝水的冷量,提高了换热结构的换热效率;当该换热结构应用于热泵系统内时,提高了烘干效率,降低了热泵系统的负荷。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换热结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换热结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主风道;2、旁通风道;3、蒸发器;4、冷凝器;5、隔层;6、汇聚部;7、出水孔;8、引流槽;9、压缩机排气管路;10、水冷换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2]现有技术中的热泵式洗衣干衣机或干衣机的热泵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3、冷凝器4和膨胀阀四部分,其中,蒸发器3和冷凝器4均位于风道中,压缩机排气管路9(如图1所示)与冷凝器4的冷媒入口连接,压缩机中的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冷凝器4。滚筒的出风口与蒸发器3的进风侧相连通,滚筒的进风口与冷凝器4的出风口相连通,滚筒内排出的湿热空气依次经过风道内的蒸发器3、冷凝器4,湿热气流在经蒸发器3后,与蒸发器3换热并被吸热除湿,部分冷凝为水;经过冷凝器4后重新被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旁通风道(2)和位于主风道(1)内沿气流流向依次布置的蒸发器(3)、冷凝器(4),其中:所述旁通风道(2)的进风口连通于所述蒸发器(3)的进风侧,所述旁通风道(2)的出风口连通于所述冷凝器(4)的进风侧;所述蒸发器(3)表面的冷凝水能淋洒至所述旁通风道(2)内,并形成能与流经所述旁通风道(2)的气流换热的水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还包括隔层(5)和位于所述隔层(5)上的淋水部,所述隔层(5)将所述旁通风道(2)分隔在所述主风道(1)下方,所述蒸发器(3)表面的冷凝水能滴落至所述隔层(5)上,并经所述淋水部淋洒至所述旁通风道(2)内形成所述水幕。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部包括有一排或两排以上出水孔(7),每排所述出水孔(7)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所述出水孔(7)贯穿所述隔层(5)并连通所述主风道(1)和所述旁通风道(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相同排的所有所述出水孔(7)的中心共线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相同排的所有所述出水孔(7)沿设定方向间隔布置,所述设定方向与所述旁通风道(2)内的气流流向之间存在有夹角α,α的取值范围为0
°
<α≤90
°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层(5)的上表面设置有汇聚部(6),所述汇聚部(6)为开口朝上的凹槽结构,用于聚积所述隔层(5)上的冷凝水,所述淋水部位于所述汇聚部(6)内。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汇聚部(6)的口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淋水部位于所述汇聚部(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黄远行陈洽杨帆吕伟剑陈烊冰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