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外观部件、家用电器以及模具。
技术介绍
1、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壳体结构多可以采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将熔融的塑料材料浇注至模腔内,经冷却后固化后形成注塑成品。
2、然而,对于长条薄壳结构而言,由于壳体的长度尺寸较宽度尺寸过长,在利用注塑模具进行注塑过程中使得注塑流道过长,从而在形成的外观部件上易出现浇口纹,影响外观部件的成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观部件、家用电器以及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外观部件上易出现浇口纹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外观部件,包括:
3、外观部件本体,外观部件本体上设置有主成型区,主成型区位于外观部件本体的一端;
4、其中,外观部件本体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一接力成型区,多个第一接力成型区沿外观部件本体的一端至外观部件本体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沿外观部件本体的一端至外观部件本体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依次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所述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力成型区(122)沿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预设方向与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一端至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沿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一端至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所述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力成型区(122)沿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预设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预设方向与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一端至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所述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沿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一端至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力成型区(122)一一对应地设置,所述多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的各个第二接力成型区(123)与所述多个第一接力成型区(122)的各个第一接力成型区(122)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为壳状结构,所述壳状结构的长度大于所述壳状结构的宽度,所述壳状结构的长度方向形成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一端至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为弧形壳结构,所述弧形壳结构具有相对设置的外凸弧面和内凹弧面;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具有外观面(11)和非外观面(12),所述外观面(11)包括所述外凸弧面,所述非外观面(12)包括所述内凹弧面以及所述弧形壳结构的端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部件本体(10)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过渡壳段(13)和主壳体段(14);沿所述第一过渡壳段(13)至所述主壳体段(14)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过渡壳段(13)的厚度逐渐增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观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成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