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783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组支架单元,以及用以连接相邻支架单元的抱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轻便易携带,操作简单,使得外墙体在装配时,能够对其进行拼接的微调,并且可以减少墙体与墙体之间的磨损,进而去消除损伤墙体的隐患,并且在进行微调后,对其整个墙体进行加固,进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个墙体的平整度,并且设置在其上的绕线盒可拆卸,重复利用。重复利用。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

技术介绍

[0002]装配式建筑是将墙体的部件组装直接进行拼接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采用建筑、装修一体化设计、施工,具有施工工期短、部件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而现在由于建筑施工企业由于施工的原因,需要经常挪动办公地点,且国家对绿色环保的倡导,装配式建筑在迅速的发展中。
[0003]两个墙体之间拼接时无法对其拼接尺寸进行调节,拼接的墙体的两端结构的不同,使得墙体进行凭借是需要选择特定的墙体进行拼接,费事费力;同时在墙体拼接时一般利用木板对其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式精度差,且通过这种定位方式进行锁定容易在其内部产生内应力,影响着墙体的使用寿命,墙体通过螺栓进行连接时,螺栓紧固的力度过大,存在着损伤墙体的隐患。
[0004]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组支架单元,以及用以连接相邻支架单元的抱箍;
[0007]其中,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两竖杆,相互平行且竖向设置;两横杆,分别垂直于所述竖杆,在两所述竖杆的上部之间、与下部之间各设置一个;两连接组件,在每一个所述竖杆底部各设置一个、且用以连接下预制墙体与相对应的竖杆;四组连接管件,分别活动套设在两竖杆的上、下部上,且用以连接上预制墙体与相对应的竖杆;两竖板,相对应位于两竖杆之间,垂直于横杆且两端分别与两横杆连接;四组传动结构,分别设置在该两竖板的上、下部,与所述连接管件一一对应设置;绕线盒,可拆卸的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横杆的顶面中心处;以及四段丝线,每一段丝线的一端与其中一组的传动结构连接,另一端卷绕在所述绕线盒中。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安装在所述竖杆的底部,且面对下预制墙板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以及螺纹钉,贯穿所述下预制墙板与所述螺纹孔配合。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连接板,侧面中心处开设腰型槽;固定销,其一端固定在竖板上,另一端贯穿所述腰型槽,且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以及连接条,其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该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丝线固定连接。
[0010]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竖板上端的两传动结构与位于所述竖板下端的两传动结构分别设置在竖板的内外两侧。
[0011]本技术通过其独特的支架结构,使得外墙体在装配时,能够对其进行拼接的微调,并且可以减少墙体与墙体之间的磨损,进而去消除损伤墙体的隐患。
[0012]本技术在进行微调后,对其整个墙体进行加固,进而进一步的保证整个墙体的平整度,并且设置在其上的绕线盒可拆卸,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的绕线盒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技术的绕线盒的俯视图;
[0018]其中,附图标识为:1、竖杆;2、横杆;301、固定块;302、螺纹钉;401、滑块;402、安装块;5、竖板;601、连接板;602、固定销;603、连接条;7、绕线盒;701、盒体;702、转轴;703、齿轮;704、摇把;705、隔板;8、丝线;9、抱箍、10、上预制墙体;11、下预制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0020]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是: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组支架单元,以及用以连接相邻支架单元的抱箍9。
[0021]其中,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两竖杆1,相互平行且竖向设置;两横杆2,分别垂直于所述竖杆,在两所述竖杆的上部之间、与下部之间各设置一个;两连接组件,在每一个所述竖杆底部各设置一个、且用以连接下预制墙体11与相对应的竖杆;四组连接管件,分别活动套设在两竖杆的上、下部上,且用以连接上预制墙体10与相对应的竖杆;两竖板5,相对应位于两竖杆之间,垂直于横杆且两端分别与两横杆连接;四组传动结构,分别设置在该两竖板的上、下部,与所述连接管件一一对应设置;绕线盒7,可拆卸的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横杆的顶面中心处;以及四段丝线8,每一段丝线的一端与其中一组的传动结构连接,另一端卷绕在所述绕线盒中。
[002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301,安装在所述竖杆的底部,且面对下预制墙板的一侧设置有螺纹孔;以及螺纹钉302,贯穿所述下预制墙板与所述螺纹孔配合。
[0023]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连接板601,侧面中心处开设腰型槽;固定销602,其一端固定在竖板上,另一端贯穿所述腰型槽,且与所述连接板相配合;以及连接条603,其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其中,该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丝线8固定连接。
[0024]进一步的,位于所述竖板5上端的两传动结构与位于所述竖板下端的两传动结构分别设置在竖板的内外两侧。
[0025]参见图4和图5,由于该绕线盒属于已知技术,在此简易说明下该绕线盒的结构,所述绕线盒包括:一盒体701,其顶面的四角上分别设有与所述丝线配合的腰型槽;两转轴702,沿所述横杆轴线方向的相互平行设置在所述盒体内,且其本体两端分别与盒体转动配合;两齿轮703,分别设置在两转轴中部位置处;摇把704,位于两转轴正下方处,且沿垂直于
所述转轴的轴心线方向设置,且其一端与所述盒体的转动配合,另一端贯穿于所述盒体,且位于所述盒体内的部分上设有与所述齿轮相配合的蜗杆;隔板705,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盒体内部,呈“卄”字型,用以隔离两转轴、以及摇把。
[0026]优选的,所述摇把704沿其位于盒体内的杆体的轴线方向移动,且所述摇把位于所述盒体内的杆体上的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齿轮相啮合的两段蜗杆,且该两端蜗杆之间存在一定距离。
[0027]本技术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阵列设置的若干组支架单元,以及用以连接相邻支架单元的抱箍(9);其中,所述支架单元包括:两竖杆(1),相互平行且竖向设置;两横杆(2),分别垂直于所述竖杆,在两所述竖杆的上部之间、与下部之间各设置一个;两连接组件,在每一个所述竖杆底部各设置一个、且用以连接下预制墙体(11)与相对应的竖杆;四组连接管件,分别活动套设在两竖杆的上、下部上,且用以连接上预制墙体(10)与相对应的竖杆;两竖板(5),相对应位于两竖杆之间,垂直于横杆且两端分别与两横杆连接;四组传动结构,分别设置在该两竖板的上、下部,与所述连接管件一一对应设置;绕线盒(7),可拆卸的设置在位于底部的横杆的顶面中心处;以及四段丝线(8),每一段丝线的一端与其中一组的传动结构连接,另一端卷绕在所述绕线盒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建筑模板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块(301),安装在所述竖杆的底部,且面对下预制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勋武玮珏马邈刘洋王亚坤刘英杰陈青孙思琦段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