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3759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包括至少一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设置在所述隧道的顶部内或底部内;所述隧道为通过隔墙隔离开来的至少两洞隧道,所述隔墙一侧的隧道洞为所述风机模块的吸风道,所述隔墙另一侧的隧道洞为所述风机模块的排风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隧道内新风置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的隧道内新风置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的隧道内新风置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新风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通风
,特别涉及一种隧道新风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交通体系的现代化,穿越山体的高位铁路公路隧道、穿越大江大河与城市地下空间的低位铁路公路地铁隧道等越来越多,根本改变了人们关于城市、城市之间的空间概念和交通出行方式。与此同时,隧道通风问题以及隧道内的消防救援问题,成为了隧道工程的重大技术问题。
[0003]在隧道截面远大于车辆截面的大尺度隧道中,例如双车道及以上的公路隧道中,车辆行驶所产生的活塞风已经十分微弱,射流风机被广泛引入,应用于隧道的接力通风。
[0004]请参考图1,射流风机在隧道内吸顶安装,前仆后继,接力输送,推动隧道内部空气顺向流动。
[0005]但是,由于射流风机间隔较远,并且射流风机自身截面积远远小于隧道截面积,造成了单只射流风机出风口正压区空气射流向自身尾部吸风口负压区回流的体外循环,大大降低了隧道内部气流接力输送的实际效率,隧道内新风置换效果差,请参考图2。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隧道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风机模块,所述风机模块设置在所述隧道的顶部内或底部内;所述隧道为通过隔墙隔离开来的至少两洞隧道,所述隔墙一侧的隧道洞为所述风机模块的吸风道,所述隔墙另一侧的隧道洞为所述风机模块的排风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模块位于所述隔墙的正上方或正下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的顶部或底部开设分别与两所述隧道洞均连通的通风道,所述风机模块设置在所述通风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包括与所述吸风道连通的进风端口和与所述排风道连通的排风端口,所述进风端口上设有进风孔板,所述排风端口上设有排风孔板。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通风道开设在所述隧道底部时,所述进风端口和排风端口均位于所述隧道洞内车道的侧边。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两所述隧道洞内车道的两侧均设有所述进风端口和排风端口。7.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隧道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在所述隧道的顶部内或底部内的至少一正向风机模块和至少一反向风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世山吴飞飞应小勇马骥李成伟韦林林周萍周孑民王恒诸葛水明徐学冲王庆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伯涵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