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3738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橡胶磨耗测试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橡胶磨耗测试装置,与环境箱控制系统、摩擦室控制系统和远程操控系统配合使用,模拟恒速磨耗、差速磨耗、滚动磨耗和滑动磨耗,张紧力和加载力均为电动调节,能够独立或组合操控偏角摩擦和倾角摩擦,模拟轮胎的不同偏角摩擦和倾角摩擦情况下的摩擦状态,以及在变角度的情况下的组合摩擦状态,实现胶轮的内温度控制,实时调整环境温度、湿度与高湿滑指标,快速更换摩擦带,实现不同介质工况下的均一摩擦,单一变量情况下的摩擦和在驱动方式、驱动速度、加载力、偏角值、倾角值、环境温度、环境湿度和摩擦介质之中任意参数在时间轴上的单一参数变化磨耗与组合式参数变化磨耗,探究轮胎的磨耗过程。过程。过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磨耗测试装置

: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橡胶磨耗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橡胶磨耗测试装置,满足轮胎在多工况下的磨耗测试要求,为高性能轮胎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介绍

[0002]轮胎在不同的工况下具有不同的磨耗值,基于轮胎磨耗机理的研究,不同磨耗试验机采用的测试方式也不同。在现有技术中,阿克隆磨耗试验机采用薄层橡胶贴到圆柱面与圆柱砂轮产生的磨耗,DIN磨耗试验机采用硫化橡胶圆柱与非线性的旋转砂纸上摩擦,二者近似为圆与圆、面与圆弧的摩擦,与实际轮胎的行驶工况存在差别。目前也没有相关专利产品能够实现圆与平面的磨耗过程。例如,中国专利201710824780.5公开的一种橡胶磨耗试验机,采用立式结构,主要部分包括机座、机箱、传热转毂、砂带与带轮、摩擦砧、机轴系统与机台系统、温度控制部分及相应配套设备,配套设备包括老化测试系统、机箱内部干燥装置、制动系统、控制面板、振打装置、减震装置、电路及温控总成;其中,传热转毂包括内表面有锯齿状凸起的胶轮试样、固定端胶轮试样夹持片、活动端胶轮试样夹持片、外表面有锯齿状凸起且与胶轮试样相配合的固定垫、活动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固定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活动端传热转毂部位轴承、固定端传热转毂部位轴承、限位杆和带小腔室支管,传热转毂以胶轮试样为中心两侧分别为固定端和活动端,传热转毂中心以胶轮试样和固定垫为中心两侧对称,由中心向外依次为固定端胶轮试样夹持片、活动端胶轮试样夹持片、固定端把手固定管、活动端把手固定管、固定端传热转毂固定架、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架和固定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活动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固定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一部分穿过固定端传热转毂固定架后和固定端把手固定管相配合,固定端把手固定管再与固定端胶轮试样夹持片相连接,固定端胶轮试样夹持片与固定端传热转毂固定架之间有固定端传热转毂部位轴承相配合;活动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在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架内侧部分固定有限位杆与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架上轴孔配合,活动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与活动端把手固定管相配合,活动端把手固定管外部有螺纹与活动端胶轮试样夹持片相配合,之后再通过活动端传热转毂部位轴承与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架相配合;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架内开有与带气道的活动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上的限位杆相配合的传热转毂定位孔,定位孔一侧开有作为限位杆运动轨道的圆弧状凹槽,凹槽从定位孔到圆弧末尾,凹槽的深度不断减小,直到圆弧终点,凹槽消失;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架内的气道为带小腔室支管,小腔室将活动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的气孔包在腔内,使活动端传热转毂夹持装置固定把手内部气道与小腔室连通,同时在抽拉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把手时,活动端传热转毂固定把手上的气孔始终位于小腔室内;摩擦砧为一滚轮通过滚轮轴与U型滚轮固定架连接,U型滚轮固定架与滚轮固定壳之间固定有滚轮摩擦砧压力传感器,滚轮固定壳与滚轮轴经由滑轨相连,使滚轮固定壳内滚轮和U型滚轮固定架可小范围滑动,使摩擦砧压力传感器能够测量到滚轮上受到的压力;摩擦砧与砂带的接触的接触面为一纯平面,摩擦砧摩擦面镀有起到减小摩擦系数和增加强度
功能的镀层,正对胶轮试样的镀层下整合有薄片压力传感器;机轴系统包括机轴步进电机、磨耗机最顶部盖板、机轴蜗杆、机轴蜗轮、机轴固定框架、圆锥滚子轴承、轴套、套管和内轴,机轴内轴与外部套管通过圆锥滚子轴承相配合,通过机轴步进电机经由机轴蜗轮和机轴蜗杆将扭矩输出给内轴,内轴带动所连接的齿轮箱绕机轴中心线旋转;机台系统包括丝杆、机台和齿轮箱,齿轮箱通过丝杆与机台连接,机台上设置有四个丝杆螺母与齿轮箱通出的丝杆相配合;负载通过机台系统将固定于机台上的传热转毂推向砂带方向,使胶轮试样、砂带和摩擦砧三者之间产生挤压;齿轮箱内部包括四个丝杆蜗轮、两个齿轮箱蜗杆、机台步进电机、一个齿轮箱箱壁轴承座、机台步进电机输出轴,齿轮箱内部设置有机台步进电机输出轴和四根丝杆,机台步进电机输出轴和四根丝杆上根据需要设置有丝杆涡轮和齿轮箱蜗杆并由齿轮箱外侧机台步进电机与机台步进电机输出轴相连,将机台步进电机的扭矩经过齿轮箱内部结构通过四根丝杆输出到齿轮箱外;机台步进电机输出轴上设置有两个齿轮箱蜗杆,两齿轮箱蜗杆分别与两个丝杆涡轮相配合,四个丝杆涡轮固定于四根丝杆上,四根丝杆与机轴与齿轮箱连接壁板相垂直;通过齿轮箱将机台步进电机扭矩均分到四根丝杆上;温度控制部分分为两个循环,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外循环共用一个加热制冷模块,加热制冷模块中的加热主体为电热丝,加热制冷模块中的制冷主体为压缩机与蒸发器,电热丝与蒸发器分别安置于两个空腔内,并且两空腔内部安置有温度传感器,两循环分别具有独立的进出气支管、进出气阀门和鼓风系统,加热制冷模块的内循环制热进气支管和内循环制冷进气支管相汇合成为内循环进气管;内循环导气管与传热转毂内部空腔相连通,形成一个循环通路,通过改变由温控总成经内循环气道通向传热转毂内部空腔的气流温度来由内部改变胶轮试样的表面温度;内循环控温逻辑是:实验开始时,输入实验所需温度,加热制冷模块电热丝与蒸发器开始工作,加热制冷模块经由制热腔内部温度传感器传输制热腔内部的温度给温控总成微处理器,处理器处理信号决定电热丝电流大小,使制热腔保持在一个高于设定温度的温度并保持恒定;加热制冷模块使制冷腔内蒸发器持续工作,使制冷腔内温度保持在蒸发器制造的最低温度;当胶轮表面温度低于所设定温度时,制热腔鼓风装置、内循环制热进气支管阀门和内循环制热出气支管阀门开启,内循环制冷出气支管阀门和内循环制冷进气支管阀门关闭,热气流经导气管进入传热转毂内部并在传热转毂和制热腔之间循环,加热胶轮试样;当胶轮试样表面温度超过设定温度一定温度时,机箱内胶轮试样温度传感器传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下达指令使制热腔鼓风装置停止工作,使加热腔和传热转毂空腔内热气流循环停止循环,使胶轮试样自然冷却,当温度低于设定温度一定温度时,机箱内胶轮试样温度传感器传信号给微处理器,微处理器下达指令使制热腔鼓风装置开始工作,使制热腔和传热转毂空腔内热气流循环开始循环,使胶轮试样升温;两个过程循环进行,使胶轮试样表面温度稳定在设定温度附近的温度区间;外循环控温逻辑与内循环控温逻辑相似,内循环所设定的胶轮试样表面的温度在外循环控温逻辑中改为实验所需胶轮试样所需的外部环境试验温度;相应的配套设备是在机箱内固定老化装置紫外线灯,保证让紫外线良好照射到胶轮试样外表面;在温控总成外循环气流流入机箱的输气管处整合臭氧发生装置,随着外循环的气流循环,臭氧弥漫在机箱内;在砂带轮背板上固定砂带振打器,振打击锤以180到220次每分钟的频率击打砂带背面;制动装置采用电磁制动器或液压制动器。其张紧轮较远,摩擦带在两张紧轮中间高速摩擦时,产生的振动以及加载过大的压力时,内张力变化,存在摩擦平面跳动问题,达不到完全的平面副摩擦。因此,研发设计一种
橡胶磨耗测试装置,以模拟真实的轮胎工况,实现圆与平面的磨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研发设计一种橡胶磨耗测试装置,使摩擦面始终呈现平面状态,模拟轮胎的多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主体结构包括恒温恒湿箱、摩擦室、失重称、安装板、一号减速器、加压机、一号伺服电机、同步带齿轮、齿轮、旋转轴、二号伺服电机、二号减速器、胶轮驱动安装板、锥齿轮箱、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三号减速器、胶轮固定轴、导电滑环、加热套、胶轮、摩擦带固定板、张紧器、平衡器、四号减速器、下立板、驱动轮、上立板、铺平机构和摩擦带;恒温恒湿箱与摩擦室连接,摩擦室的顶部设置有失重称,摩擦室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设置有一号减速器和加压机,一号减速器的一端与一号伺服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安装板的上表面上设置的同步带齿轮连接,同步带齿轮与齿轮连接,齿轮与旋转轴连接,齿轮盘上设置有二号伺服电机,二号伺服电机与二号减速器连接,二号减速器与胶轮驱动安装板连接,胶轮驱动安装板上设置有锥齿轮箱,锥齿轮箱内设置有相互啮合的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主动锥齿轮与三号减速器连接,从动锥齿轮与胶轮固定轴连接,胶轮固定轴的一端设置有导电滑环,另一端设置有加热套,加热套的外侧套设有胶轮,加压机与摩擦带固定板连接,摩擦带固定板上设置有张紧器、平衡器、四号减速器和下立板,四号减速器与驱动轮连接,下立板与上立板连接,上立板与平衡器连接,上立板的一端设置有铺平机构,摩擦带穿设在张紧器、平衡器、驱动轮和铺平机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恒温恒湿箱通过管道与位于基座上的摩擦室连接,摩擦室的侧面具有可开启的箱门,安装板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回收箱,同步带齿轮通过同步带与齿轮连接,齿轮通过齿轮盘与设置在安装板上表面上的旋转轴连接,二号伺服电机通过同步带传动副与二号减速器连接,胶轮通过螺母固定,胶轮与螺母之间设置有隔热垫,下立板通过支撑板与上立板连接,上立板通过连接板与平衡器连接;加压机与摩擦带固定板连接;齿轮盘上还设置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位于胶轮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胶轮的主体结构包括内圈的可循环使用的金属太阳轮和外圈的橡胶轮,由三板式硫化模具一体成型,三板式硫化模具为一模多腔结构,包括中间的中模板、上方的上模板和下方的下模板。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铺平机构的主体结构包括平面固定支架、平面固定支架端部设置的上平面张紧辊和下平面张紧辊、以及上平面张紧辊与下平面张紧辊3之间设置的摩擦带辅助支撑。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箱门为钣金门;一号减速器为直角伺服减速器;二号伺服电机为伺服减速机;二号减速器为蜗杆减速器;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均为锥齿轮副;加热套为电加热铜套;胶轮的线速度为0~1m/s,相对于225/50/R17型轮胎,能够实现25km/h的速度磨耗,胶轮的偏角为

45~+45
°
,倾角为

10~+10
°
,胶轮的尺寸与225/50/R17型轮胎的尺寸成比例,外径为90mm,宽度为30mm;螺母为快拆式螺母;摩擦带的线速度为0~4m/s,对于225/50/R17的轮胎,能够等比实现80km/h的速度磨耗。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胶轮与摩擦带之间的摩擦面为始终平面状态,通过扩大和缩小上平面张紧辊与下平面张紧辊之间的间隙,调节平面的大小,加载力过大时,摩擦带辅助支撑支撑并维持平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橡胶磨耗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使用时,将恒温恒湿箱与环境箱控制系统,将摩擦室与摩擦室控制系统,再将环境箱控制系统和摩擦室控制系分别与远程操控系统连接,具有3种动力分配方式:第一种为胶轮驱动、摩擦带从动,胶轮由三号减速器驱动,摩擦带与四号减速器脱开,实现被动转动;第二种为胶轮从动、摩擦带驱动,摩擦
带由四号减速器驱动,胶轮与三号减速器脱开,实现被动转动;第三种为胶轮和摩擦带均驱动,胶轮由三号减速器驱动,摩擦带由四号减速器驱动,实现恒速磨耗、差速磨耗、滚动磨耗和滑动磨耗;能够实现张紧力和加载力的电动调节,张紧力为摩擦带的内力,用于保证摩擦平面的一致性,防止摩擦带受到压力产生变形,加载力是指胶轮与摩擦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海山郝国强李绍明汪传生仇星文行祺程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