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环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火箭发动机环境模拟
,具体涉及一种热环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进行某型号2000N量级的液体姿控发动机真空热环境点火试验时,需对发动机推力室在最低2Pa真空度环境中进行最高340kW/m2热流密度加载试验,实验过程中,在灯阵散发的热量和发动机点火共同作用下,发动机推力室内部环境温度最高可超过1200℃,因此就需要一套热环境装置来满足该试验要求;
[0003]但该热环境装置的设计难点如下:
[0004]1)热环境装置分为两个加热分区,两个加热分区内安装的红外石英灯管背面涂有反射涂层,但在真空条件下长时间高功率工作过程中,涂层会发黑,导致背面温度聚集,极易造成灯管高温软化甚至断裂,故需设计合理的冷却通道,对不同分区进行科学冷却;
[0005]2)通常试验台上冷却水供水系统直接采用自来水或消防水,而根据试验任务,该种供水方式供水压力不足,容易在热环境装置的高温冷却通道处造成气堵,进而可能对整个热环境装置造成毁灭性破坏;
[0006]3)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环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灯阵以及冷却系统;支撑框架(1)包括第一框架(11)、依次连接在第一框架(11)上的隔热板(12)、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4)、第四框架(15)以及安装在第四框架(15)上的防回火板(16),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4)以及第四框架(15)形成灯阵支架;第三框架(14)与第四框架(15)之间设置用于产生高热量的第一灯阵(2),第二框架(13)与第三框架(14)之间设置用于产生低热量的第二灯阵;冷却系统包括供水系统与冷却回路,供水系统和冷却回路连通,用于向冷却回路提供冷却水;冷却回路包括第1路冷却水回路(3)以及第2路冷却水回路(4);第1路冷却水回路(3)用来对第二框架(13)、第三框架(14)以及第二框架(13)与第三框架(14)之间区域进行冷却;第2路冷却水回路(4)用来对第三框架(14)、第四框架(15)以及第三框架(14)与第四框架(15)之间区域进行冷却;所述第1路冷却水回路(3)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13)上靠近第三框架(14)一侧的第一路出水环(32)、与设置在第三框架(14)靠近第二框架(13)一侧的第一路入水环(31),第一路入水环(31)与第一路出水环(32)连通,冷却水从第一路入水环(31)的进水口进水,从第一路出水环(32)的出水口出水;所述第2路冷却水回路(4)包括设置在第三框架(14)上靠近第四框架(15)一侧的第二路进水环(41)、设置在第四框架(15)上的第二路过渡环(42)、以及设置在第二路过渡环(42)与第二路进水环(41)之间的第二路出水环(43),第二路进水环(41)与第二路过渡环(42)、第二路过渡环(42)与第二路出水环(43)之间均连通,冷却水从第二路进水环(41)的进水口进水,经过第二路过渡环(42)后从第二路出水环(43)的出水口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环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给第二框架(13)以及第二框架(13)与隔热板(12)之间区域冷却的第3路冷却水回路(5);所述第3路冷却水回路(5)包括设置在第二框架(13)靠近隔热板(12)一侧第三路进水环(51)与第三路出水环(52),第三路进水环(51)与第三路出水环(52)连通,冷却水从第三路进水环(51)的进水口进入,从第三路出水环(52)的出水口流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环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来给防回火板(16)冷却的第4路冷却水回路(6);所述第4路冷却水回路(6)包括设置在防回火板(16)上的内圈冷却环(61)与外圈冷却环(62),内圈冷却环(61)与外圈冷却环(62)连通,冷却水从内圈冷却环(61)的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鑫,李广会,秦永涛,赵飞,加万里,朱良麒,孔令先,赵明,李仕帅,马庆华,邓航,王伟,李亮,黄鹏辉,杨敏利,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动力试验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