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0001]本申请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主流产品的像素电路设计均采用7T1C(7颗薄膜晶体管和1颗电容)电路结构。该种像素电路的优点在于可以内部补偿阈值电压,并且对驱动晶体管的源极、漏极、栅极、以及发光二极管的阳极进行初始化,清除由于长时间运作而产生的垃圾,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的使用寿命。但是此电路在开启状态时,驱动晶体管的饱和电流会因为走线中的电阻而产生压降,导致靠近电源端的面板区域与远离电源端的面板区域之间存在压差,最终导致显示面板亮度不均。
[0003]所以,目前的像素电路存在因走线电阻而导致输入驱动晶体管的电流减小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及显示面板,用于缓解目前像素电路存在的因走线电阻而导致输入驱动晶体管的电流减小的技术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像素电路,其包括:
[0006]第一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源;
[0007]发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电源;发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发光单元之间,并与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驱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和所述发光单元之间,且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第二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二电源及所述发光单元;以及第三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三电源,且所述第三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均与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之间,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所述第三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初始化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初始化单元还与第二复位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补偿单元,通过所述初始化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复位单元,与所述发光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复位单元还与所述第一复位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数据传输单元还与数据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第一存储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与所述驱动单元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的控制端、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均电性连接第一扫描信号输入端,所述初始化单元的控制端电性连接第二扫描信号输入端和第三扫描信号输入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电路还包括第二存储单元,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一端与所述驱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存储单元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扫描信号线电性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像素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五晶体管,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源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五晶体管的漏极电性连接第一节点;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六晶体管,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栅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信号输入端,所述第六晶体管的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芳,王选芸,戴超,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