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速路路基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路路基路面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路路基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路基是轨道或者路面的基础,是经过开挖或填筑而形成的土工构筑物。路基的主要作用是为轨道或者路面铺设及列车或行车运营提供必要条件,并承受轨道及机车车辆或者路面及交通荷载的静荷载和动荷载,同时将荷载向地基深处传递与扩散。在纵断面上,路基必须保证线路需要的高程;在平面上,路基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线路。在土木工程中,路基在施工数量、占地面积及投资方面都占有重要地位,而现有的路基在施工完成后,常常需要使用检测装置来对路基路面的抗压性能进行检测。
[0003]现有的路基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常常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因为车辆挤压检测装置的时间不一致,从而导致现有的检测装置仅凭靠压力检测难以精准对抗压能力进行检测的现象产生,进而极易影响到整个抗压能力检测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路路基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其中,包括:装置底板,所述装置底板上设置有镂槽,所述镂槽设置有两个,所述镂槽设置为矩形槽状,所述镂槽的深度与装置底板的厚度设置为一致,所述装置底板的下端面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连接柱设置在装置底板底端面的矩形四角处,所述装置底板的上端设置有位移接收器,所述位移接收器设置有多个,所述位移接收器与装置底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环,其设置在所述装置底板的内部,所述固定环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固定环与装置底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固定环设置为矩形板状,所述固定环与连接板设置为一体状,所述连接板的上端设置有第一固定片;电动推杆,其设置在所述固定环的两侧,所述电动推杆上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电动推杆设置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与电动推杆设置为转动连接;支撑框,其设置在所述电动推杆的上端,所述支撑框的内部设置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与支撑框设置为贴合,所述承压板与支撑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支撑框的下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支撑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的外侧设置有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的数量与位移接收器的数量设置为一致,所述位移传感器与位移接收器设置为电性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路基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柱上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缠绕于连接柱的外侧,所述缓冲弹簧与连接柱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内部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缓冲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外侧设置有外护壳,所述外护壳与缓冲块固定连接,所述外护壳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垫板,所述固定垫板与外护壳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路基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承压板的两侧均设置有调节条,两个所述调节条呈对称状布置,所述调节条与支撑框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承压板上设置有防摩擦条,所述防摩擦条设置有多个,所述防摩擦条与承压板设置为一体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速路路基路面抗压能力检测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安装片,所述安装片设置有多个,所述安装片设置为矩形片状,所述安装片与支撑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片与第二转轴设置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琛,郭琦,卢瑞峰,李欢,王辉,孟庆伟,李鸥,尹波,
申请(专利权)人:王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