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人工登塔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安全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人工登塔保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输电线路的杆塔主要有角钢塔、钢管杆塔和水泥杆塔三种,输电线路维护检修作业时,需要作业人员登塔到达指定作业位置,为了保证登塔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人员在登塔过程中需要佩戴防坠落装置。
[0003]登塔防坠落装置一般有轨道式和悬挂式两种,轨道式防坠落装置属于固定式防坠落装置,可以实现人员上下杆塔过程中的全程防护,但是安装成本较高,难以保证在每一个杆塔上安装,现阶段仅仅在对新作业人员的培训场地使用;悬挂式防坠落装置主要由安全绳配合速差自锁器和滑轮组成,其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其耐久特性较差,不适宜作为固定部件长期悬挂于杆塔上,一般在需要使用时由第一位登塔的作业人员将其临时安装悬挂到杆塔上,在工作结束后,由最后下塔的作业人员将其取下,如此,第一位登塔人员在上杆塔的过程中和最后一位下塔人员在下杆塔的过程中均无防坠落装置保护,无法保证每一位作业人员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人工登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坠组件和位于所述防坠组件下方的安全组件,所述安全组件用于悬挂安全绳;所述防坠组件包括用于与无人机连接的挂钩部件、用于与杆塔横杆或塔上支撑杆连接的夹持部件;所述挂钩部件包括挂钩、安装支座,所述挂钩与所述安装支座滑动连接;所述夹持部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包括第一上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一上端面两侧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下端连接安全部件,第二侧壁连接有n字形支架,所述第一上端面设置有延伸至第二侧壁的开口槽,所述开口槽将所述第一上端面分为第一右端面和第一左端面;所述安装支座的下端设置有底壁,所述底壁具有供插销滑动穿过的第一开口,所述插销的上端与所述挂钩固定连接,所述底壁的两侧均具有朝下延伸的面板,两个所述的面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右端面和第一左端面;所述n字形支架包括第二上端面、设置于所述第二上端面两侧的第三侧壁、第四侧壁,所述第三侧壁上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第二上端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端转动连接,并将所述第二上端面分为第二左端面、第二右端面;当所述开口槽容纳所述第三侧壁、第二左端面时,所述限位孔与所述插销的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人工登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长槽形孔,盘头钉穿过长槽形孔与安装支座固定在一起,所述盘头钉与挂钩、安装支座之间设置有间隙,以供挂钩相对于安装支座上下滑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人工登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设置有定位板,所述定位板位于挂钩的下方、且与安装支座的底壁相对应,所述插销的上端穿过定位板上的第二开口、与挂钩固定连接,所述插销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定位板抵接、下端与插销固定在一起,当挂钩带动插销向上运动时,所述弹簧被压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人工登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上设有凸肩,所述凸肩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上方、且凸肩的外径大于第一开口的内径,所述弹簧的下端抵接于所述凸肩的上端面,所述凸肩用于带动弹簧的下端随着插销运动。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基于无人机技术的人工登塔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的底壁设置有第一环形凸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鑫,武利会,胡聪,邱明明,吴慧峰,何文峰,黄静,石俏,时云月,韩广超,刘超,管子然,张宇宣,唐建辉,庄巨周,谭国栋,胡正庭,侯年冠,姜沛东,徐远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