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补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334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补强方法,所述补强方法为:使用补块材料对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连接部位进行连接,完成所述补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耐烧蚀性能更佳的补块对构件进行补强,在试验中补块先进行烧蚀,下方构件未进行烧蚀或烧蚀较少,保证了构件整体碳纤维的连续性,有效提高了构件整体的使用性能。对比与构件材料相同的补块,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补块能够适应更加严苛的试验环境;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的补块体积更小、重量更轻;适用的使用环境范围广泛。适用的使用环境范围广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补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复合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补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是一种理想的高温结构材料,具有耐高温、低密度、高强度、抗热震等一系列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和前景。当连续碳纤维增韧碳化硅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于高温气流、粒子冲刷环境中,构件会出现磨损、氧化损伤,造成构件损伤无法继续使用。在复合材料构件服役过程中,通常只有局部使用条件最严苛(如局部温度最高、局部粒子大量冲刷)的部位出现严重缺陷,从而导致构件无法使用;甚至在极端条件下,构件局部严重的损伤会导致复合材料构件无法满足严苛的使用条件。造成研制时间、成本的极大浪费。
[0003]CN106986664A公开了一种采用碳布、SiC微粉进行聚碳硅烷反复浸渍裂解的方式对C
f
/SiC复合材料破损区域进行修补的方式,该方式仅对破损构件进行了修补,修补后的区域与整体构件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接近,不能有效防止修补区域再次损坏失效,同时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的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方法为:使用补块材料对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的连接部位进行连接,完成所述补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连接之前,还包括清理的过程;优选地,所述清理的过程为:使用清理溶剂对补块材料、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和连接部位进行清理;优选地,所述清理溶剂包括乙醇和/或丙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使用的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包括C/SiC、C/SiC

ZrC、C/SiC

ZrB2、C
f
/SiC

HfC

TaC、C
f
/SiC

HfB2‑
TaB2、C/SiC

ZrC

HfC

TaC、C/SiC

ZrB2‑
HfB2‑
TaB2、C
f
/HfC

TaC、C
f
/HfB2‑
TaB2或SiC/SiC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使用的预制体为针刺预制体、三维穿刺预制体、缝合预制体或2.5D预制体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块材料包括C/SiC、C/SiC

ZrC、C/SiC

ZrB2、C
f
/SiC

HfC

TaC、C
f
/SiC

HfB2‑
TaB2、C/SiC

ZrC

HfC

TaC、C/SiC

ZrB2‑
HfB2‑
TaB2、C
f
/HfC

TaC、C
f
/HfB2‑
TaB2或SiC/SiC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补块材料的预制体为针刺预制体、三维穿刺预制体、缝合预制体或2.5D预制体中的任意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包括物理连接和在线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连接为:将补块材料与连续碳纤维增韧陶瓷基复合材料构件采用铆钉连接、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鑫霍鹏飞刘俊鹏左红军于艺杨良伟李晓东于新民杨冰洋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特种材料及工艺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