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3262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机组,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固定难度大、振动大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包括绕管式换热管和管卡组件,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绕管式换热管;或者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内桶管卡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内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绕管式换热管。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换热管进出口的应力减小、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提升,绕管式换热管的稳定性提升、噪音降低、使用寿命提高、固定难度降低以及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提升的优势。难度降低以及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提升的优势。难度降低以及换热管的换热效率提升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降膜式蒸发器和空调机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包括该绕管式换热管组件的降膜式蒸发器、以及包括该降膜式蒸发器的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商用机组的不断发展,换热器有了更多的种类,适用面更广,不仅仅有大冷量的换热器,体积小并且紧凑,稳定的小型换热器也有很大的需求量。目前市场上的紧凑型换热器主要有壳管式直管换热器、板换式换热器和绕管式换热器三种。壳管式直管换热器存在水侧压损大,端温差较大,体积大,有流动死区等缺点;板换式换热器存在制造成本高,对水质要求高,易结垢等缺点;而绕管式换热器有换热系数差的缺点,但绕管式换热器的优点也很明显,具有热损失小、体积小、结构紧凑的特点。以现阶段的装备水平和工业运行的经验,在选材、结构强度、安全性能以及能效方面,缠绕式结构代替列管式均有优势,特别是在单位热交换的能效、投资数量和占用面积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0003]申请人发现,绕管式换热器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至少存在如下缺陷:
[0004](1)现有的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固定是通过换热管进出口端和壳体进行固定,焊接步骤繁琐,固定难度大;另外,由于机组压缩机的振动和气流扰动产生振动的影响,导致换热管振动较大,不仅出现噪音,影响壳管使用寿命,还导致换热管进出口的应力增大,影响压力容器密封;
[0005](2)现有的绕管式换热器相关的元件(例如均液装置)定位都是需要测量尺寸并进行焊接安装,存在定位不准确,安装效率低的问题;
[0006](3)现有的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在弯管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变形,盘管的管间距无法保证一致,影响冷媒的蒸发,从而影响换热效率。
[0007]另外,蒸发器一般有降膜式蒸发器和满液式蒸发器,在商用机组中,降膜式蒸发器在其蒸发工况下,由于换热效率高,灌注量小,受到各大厂商的青睐。降膜式蒸发器主要通过顶部的均液器将冷媒均匀布置在换热管表面,换热管表面覆盖一层冷媒进行相变换热,因此,布膜的好坏直接影响换热器的性能。申请人发现,传统的均液器均布置在顶部,均液器上的孔对准换热管进行布膜,冷媒流体向下流动时,容易受到闪发气体以及气化后的冷媒气体的影响,导致向下流动的冷媒液体不能准确布置在换热管上,从而导致布膜质量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固定难度大、振动大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包括绕管式换热管和管卡组件,其中,所述管卡组件
包括内桶管卡和外桶管卡,所述内桶管卡固定于蒸发器内桶的外表面,所述外桶管卡固定于蒸发器外桶的内表面,所述内桶管卡和所述外桶管卡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并且所述内桶管卡和所述外桶管卡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绕管式换热管;或者所述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所述内桶管卡固定于蒸发器内桶的外表面,所述内桶管卡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并且所述内桶管卡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绕管式换热管。
[001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桶管卡和/或所述外桶管卡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部,并且所述内桶管卡和/或所述外桶管卡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蒸发器的配件。
[0012]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管卡组件还包括底部管卡,所述底部管卡位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下方并固定于蒸发器下盖板上,所述底部管卡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绕管式换热管。
[0013]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凹槽,所述固定凹槽的弧度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绕管式换热管搭接于所述内桶管卡的固定凹槽和/或所述外桶管卡的固定凹槽内。
[0014]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绕管式换热管靠近蒸发器下盖板的管体上和靠近蒸发器上盖板的管体上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为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相匹配的结构,并使所述垫片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彼此贴合。
[0015]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垫片的厚度为1.5~3.0mm;所述固定凹槽的直径比所述绕管式换热管外径大0.1~0.5mm,或者所述固定凹槽的直径比所述垫片外径大0.1~0.5mm。
[0016]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与蒸发器的均液装置上的第一固定卡槽彼此卡接。
[0017]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凸块和第二固定凸块,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凸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凸块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均液装置中的第一均液装置和第二均液装置。
[0018]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固定凸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均液装置上第一固定卡槽的深度,所述第二固定凸块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均液装置上第一固定卡槽的深度,并且所述第二均液装置上第一固定卡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凸块的高度。
[0019]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底部管卡包括底盘,所述底盘上设置有所述第三固定部,所述第三固定部为凹槽结构;所述底盘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卡槽,所述第二固定卡槽与所述外桶管卡彼此卡接。
[0020]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固定卡槽的深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固定部的高度。
[0021]根据一个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内桶管卡的长度与所述内桶的长度相当,所述外桶管卡的长度与所述外桶的长度相当,并且所述内桶管卡和所述外桶管卡的厚度为1.5~6.0mm。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通过内桶管卡和/或外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绕管式换热管,使得绕管式换热管并非完全依靠换热管进出口端固定,可有效减小换热管进出口的应力,提升压力容器的密封性能;另外还可提高绕管式换热管的稳定性,减少由于
振动出现的噪音问题,保证换热器的使用寿命;还可降低绕管式换热管的固定难度。即本专利技术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固定难度大、振动大的技术问题。
[0024]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通过内桶管卡和/或外桶管卡上的第一固定部固定绕管式换热管,还可使换热管的管间距保持一致,从而保证换热管的换热效率,确保换热管可以高效运行。即本专利技术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管式换热器的换热管间距无法保证一致、影响换热效率的技术问题。
[0025]此外,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还具有如下有益技术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的内桶管卡和/或外桶管卡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部,通过内桶管卡和/或外桶管卡上的第二固定部固定蒸发器的配件,配件例如是均液装置和接水盘等,第二固定部可起到自定位作用,实现免测量定位,具有定位准确和装配效率高的优势。即本专利技术优选技术方案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绕管式换热器相关的元件定位不准确、装配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管式换热管(11)和管卡组件,其中,所述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12)和外桶管卡(13),所述内桶管卡(12)固定于蒸发器内桶(21)的外表面,所述外桶管卡(13)固定于蒸发器外桶(22)的内表面,所述内桶管卡(12)和所述外桶管卡(13)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并且所述内桶管卡(12)和所述外桶管卡(13)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或者所述管卡组件包括内桶管卡(12),所述内桶管卡(12)固定于蒸发器内桶(21)的外表面,所述内桶管卡(1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并且所述内桶管卡(12)上的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桶管卡(12)和/或所述外桶管卡(13)上还设置有第二固定部,并且所述内桶管卡(12)和/或所述外桶管卡(13)上的所述第二固定部用于固定蒸发器的配件。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卡组件还包括底部管卡(14),所述底部管卡(14)位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下方并固定于蒸发器下盖板(24)上,所述底部管卡(14)上设置有第三固定部(1411),所述第三固定部(1411)用于固定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多个固定凹槽(15),所述固定凹槽(15)的弧度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的弧度相匹配,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搭接于所述内桶管卡(12)的固定凹槽(15)和/或所述外桶管卡(13)的固定凹槽(15)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靠近蒸发器下盖板(24)的管体上和靠近蒸发器上盖板(26)的管体上设置有垫片(111),所述垫片(111)为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相匹配的结构,并使所述垫片(111)与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彼此贴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111)的厚度为1.5~3.0mm;所述固定凹槽(15)的直径比所述绕管式换热管(11)外径大0.1~0.5mm,或者所述固定凹槽(15)的直径比所述垫片(111)外径大0.1~0.5mm。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至少一个固定凸块,所述固定凸块与蒸发器的均液装置(23)上的第一固定卡槽(25)彼此卡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凸块(161)和第二固定凸块(162),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凸块(161)和所述第二固定凸块(162)分别用于固定所述均液装置(23)中的第一均液装置(231)和第二均液装置(23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绕管式换热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凸块(161)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一均液装置(231)上第一固定卡槽(25)的深度,所述第二固定凸块(162)的高度不小于所述第二均液装置(232)上第一固定卡槽(25)的深度,并且所述第二均液装置(232)上第一固定卡槽(25)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固定凸块(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利梁瀚荣卢杏斌刘志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