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清洁型管壳式换热器
[0001]本技术涉及管壳式换热器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易清洁型管壳式换热器。
技术介绍
[0002]易清洁型管壳式换热器是一种用于易清洁型管壳式换热器的辅助装置,其在管壳式换热器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一种易清洁型管壳式换热器使用中发现,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造价低、流通截面较宽、易于清洗水垢,可用各种结构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应用最广的类型,目前的一种管壳式散热器在使用时,由于冷却水长时间在装置内部循环容易造成装置内部水垢的沉积,并且水垢清理费时费力,人员清理劳动强度较高,导致水垢的清理便利性较差,装置的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打开水泵将清洗水排放至第二组管箱的内部,进入第二组管箱内部的清洗水通过多组喷头的输送分别喷向腔室的内侧壁与换热管的外侧壁上,通过设置多组喷头,提高腔室内部的清理效果,减少清理死角,提高水垢的清理效率,提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清洁型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水罐(2)、管箱(3)、法兰(4)、第一隔板(5)、第二隔板(6)、进油管(7)、排油管(8)、换热管(9)、排水管(10)、进水管(11)、第三隔板(12)、喷头(13)和水泵(14),支架(1)顶端与水罐(2)的底端连接,水罐(2)内设置有腔室,腔室内部设置有多组挡水板,腔室的底端设置有排污装置,腔室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口,开口均与腔室内相通,两组管箱(3)分别通过两组法兰(4)安装在水罐(2)的左右两端并分别与腔室的开口连通,第一隔板(5)的外延与第一组管箱(3)的内侧壁连接,第二隔板(6)横向设置在第一组管箱(3)内部,并且第二隔板(6)右端与第一组管箱(3)的内侧壁连接,第二隔板(6)的左端与第一隔板(5)的右端连接,进油管(7)安装在第一组管箱(3)的外侧壁上并与第一组管箱(3)的内部连通,排油管(8)安装在第一组管箱(3)的外侧壁上并与第一组管箱(3)的内部连通,换热管(9)安装在第一隔板(5)的左侧壁上,并且换热管(9)的输入端通过第一组管箱(3)的上部与进油管(7)连通,换热管(9)的输出端通过第一组管箱(3)下部空间与排油管(8)连通,并且换热管(9)设置在腔室内,排水管(10)安装在水罐(2)的外侧壁上并与腔室内连通,进水管(11)安装在水罐(2)的外侧壁上并与腔室内连通,第三隔板(12)的外延与第二组管箱(3)的内侧壁连接,多组喷头(13)分别安装在第三隔板(12)的右侧壁上并与第二组管箱(3)内部连通,水泵(14)安装在第二组管箱(3)的外侧壁上,并且水泵(14)的输入端与外接水源连通,水泵(14)的输出端与第二组管箱(3)的内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易清洁型管壳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脚(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秀娟,薛现义,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岳华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