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促生复合菌剂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22894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促生复合菌剂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将从核桃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13株功能菌株为研究材料,创新地提出以代谢产物IAA为指标筛选复合菌系的技术,将复合菌系制备成复合菌剂,在核桃苗盆栽试验中证实该复配组合技术的有效性。通过平板对峙试验和协同培养技术,以产IAA能力为指标,筛选得到了复合菌系假蕈状芽孢杆菌+蒙氏假单胞菌+同温层芽孢杆菌、假蕈状芽孢杆菌+阿耶波多氏芽孢杆菌+沙福芽孢杆菌和沙福芽孢杆菌+同温层芽孢杆菌+耐盐芽孢杆菌产IAA能力明显高于其他组合菌株,且高于组合内单一菌株;3个复合菌系均在不同程度上对核桃幼苗起到促生作用,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达到显著性差异(p<0.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促生复合菌剂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促生复合菌剂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以微生物为核心研制的微生物菌肥是最具潜力的一类低能耗和环境友好型的肥料,具有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植物矿物质养分吸收和提高耐受逆境胁迫的能力。微生物菌剂分为单菌剂和复合菌剂,单菌剂是由一种功能微生物制成;复合菌剂是由两种或以上的有益微生物组成。单菌剂功能单一、效果不稳定,不能满足多种功能和根际复杂环境的生态稳定。复合菌剂具有协同作用,可以解决单一菌剂作用机制单一,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复合的菌株可以通过分泌不同生理活性物质,影响植株的生理代谢活动,促进植物的生长,具有种类更多样、功能更齐全、促生效果更好的优点。然而,也有不少报道指出复合菌剂并未使促生效果提高,在研制复合菌剂过程中,菌种的选择是制备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关键。目前不同功能微生物组装的方法主要有不拮抗组合法、复合系法。(1)不拮抗组合法是目前采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方法,但该方法存在很多弊端,例如菌株功能减弱或难以发挥等;(2)复合系法也是一种常用的菌种选择方法,但是该方法也存在一些缺点,如不稳定、难以保存和难以实现发酵;另外,使用的“天然”微生物群落很受关注,因为它们在相对明确的条件下运行,目标物质的产生或降解可以作为性能的衡量标准。例如,在厌氧消化和废水处理厂中,生产沼气或减少有毒有机化合物可被视为群落功能,功能稳定性、性能和群落组成相关性等参数可以长期被测量。这种方法虽然很有前景,但需要在复杂微生物群落中准确测量物种多样性,这限制了它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促生复合菌剂及其筛选方法与应用,创新地提出复合菌系组合技术,并制备成复合菌剂,应用于盆栽试验中证实该复配组合技术的有效性。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促生复合菌剂的筛选方法,包括:
[0007]从核桃根际土壤中分离功能菌株(产IAA能力),作为供试菌株;
[0008]将所述供试菌株活化后,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不存在拮抗或拮抗较弱的菌株组合;
[0009]将不存在拮抗或拮抗较弱的菌株分别进行组合,进行共培养筛选具有协同作用的菌株组合。在相同菌数时(同一OD值),若组合的产IAA能力高于组合中每一个单菌,说明组合中各个菌之间具有协同性。该方法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重复性和便于规模化生产运用,
不需要明晰菌群之间复杂的代谢关系。
[0010]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促生复合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0011]根据上述方法筛选出的复合菌系选择相应的单一菌株进行组合,并将各单一菌株按相同接种量接种至同一三角瓶中,共同培养至稳定期,即得。
[0012]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促生复合菌剂在改善核桃幼苗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以及土壤酶活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上述的促生复合菌剂在核桃幼苗促生或制备微生物肥料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1)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复合菌系的复配方法,较以往的方法,不仅可操作性强,而且通过以产IAA能力为指标筛选得到的复合菌系(5

49+5

54+6

30)较对照组及其他组合和单一菌株能明显改善核桃幼苗的农艺性状和生理指标,以及土壤酶活。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为微生物肥料的菌种复配提供有效的参考,和对核桃幼苗促生提供一种有效的复合菌剂。
[0016](2)本申请的操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具有普适性,易于规模化生产。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菌株拮抗试验代表图;
[0019]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盆栽处理60d生长情况;
[0020]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30天和60天核桃幼苗株高增长值;
[0021]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30天和60天核桃幼苗茎粗增长值;
[0022]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30天和60天核桃幼苗分枝数增长值;
[0023]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苗鲜重图;
[0024]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苗干重图;
[0025]图8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苗主根长图;
[0026]图9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苗主根粗图;
[0027]图10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图
[0028]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图;
[0029]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图;
[0030]图13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图;
[0031]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图;
[0032]图15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净光合速率图;
[0033]图16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蒸腾速率图;
[0034]图17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气孔导度;
[0035]图18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胞间CO2浓度;
[0036]图19是本专利技术中30天和60天核桃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
[0037]图20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动力学曲线;
[0038]图21是本专利技术中与核桃叶片SPAD相关性较强的叶绿素荧光参数;
[0039]图22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
[0040]图23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根际土壤脲酶活性;
[0041]图24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根际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
[0042]图25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
[0043]图26是本专利技术中核桃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0044]注:同一暴露时间不同小写字母表示不同处理经ANOVA summary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表示经One way ANOVA summary在P<0.05水平差异显著;ns表示经One way ANOVA summary在P>0.05水平差异不显著;
具体实施方式
[0045]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46]一种促生复合菌剂的筛选方法,包括:
[0047]从核桃根际土壤中分离功能菌株(产IAA能力);
[0048]将所述供试菌株活化后,进行平板对峙试验,筛选出不存在拮抗或拮抗较弱的菌株组合;
[00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促生复合菌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从核桃根际土壤中分离具有产IAA能力的功能菌株;将所述供试菌株活化后,进行平板对峙试验,将不存在拮抗或拮抗较弱的不同功能的菌株进行组合;筛选共培养条件下菌株组合产IAA能力高于组合内所有单一菌株的复合菌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生复合菌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供试培养基为LB培养基和产IAA选择性培养基。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促生复合菌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LB液体培养基的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蛋白胨10~15份,酵母粉5~10份,NaCl 10~15份、水960~975份;或,所述固体培养基还包括:1.6%~2%琼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生复合菌系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IAA选择性培养基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蛋白胨10~15份,酵母粉5~10份,NaCl 10~15份,色氨酸0.2~0.3份、水960~975份。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生复合菌剂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单菌IAA产量测定的具体方法为:将初筛菌株接种到与产IAA选择性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取发酵液、固液分离,收集上清液,加入比色液,使其显色,测OD530处的吸光度,以OD600=1时,根据IAA标准曲线计算单位体积的IAA浓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促生复合菌剂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共培养的具体步骤为:将菌种接种LB液体培养基中,37~37.5℃,180~200rpm培养12~14h;将不同菌株的菌悬液浓度调至一致,单一菌种的按2~4%接种量接种到IAA选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延芹程齐马海林刘方春乔旻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