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多循泵协调调度控制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282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燃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多循泵协调调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多循泵协调调度控制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我国能源发展已进入转型期,进一步提高化石能源电站的能源利用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化石能源电站的发电小时数进一步下降并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状态,这就会导致电站长期处于偏离设计工况运行,造成发电单位能耗、污染物排放以及辅控设备用电量等均大幅增加,不利于能源清洁高效发展。
[0003]另一方面,发电机组中冷端系统较为庞大,同时其耗电量占了厂用电量相当大的比重。以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为例,对于多台循泵配置的循环水系统而言,根据负荷、循环水温度的变化实时调整循泵的启停、频率设定,从而达到降低厂用电量的目的,是电站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
[0004]现有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冷端系统优化技术的不足: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多循泵协调调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1燃机(1)和#1给水泵(2)分别与#1余热锅炉(3)相连,#1余热锅炉(3与#1汽轮机(4)相连,#1汽轮机(4)与#1凝汽器(5)相连,#1凝汽器(5)与#1给水泵2、#1真空泵(6)相连;#2燃机(7)和#2给水泵(8)分别与#2余热锅炉(9)相连,#2余热锅炉(9)与#2汽轮机(10)相连,#2汽轮机(10)与#2凝汽器(11)相连,#2凝汽器(11)与#2给水泵(8)、真空泵(12)相连;#1凝汽器(5)、#2凝汽器(11)与冷却塔(13)相连,冷却塔(13)分别与1号变频循泵入口电动阀(14)、2号工频循泵入口电动阀(17)、3号变频循泵入口电动阀(20)、4号工频循泵入口电动阀(23)相连;1号变频循泵入口电动阀(14)与1号变频循泵(15)相连,随后与1号变频循泵出口电动阀(16)相连;2号工频循泵入口电动阀(17)与2号工频循泵(18)相连,随后与2号工频循泵出口电动阀(19)相连;3号变频循泵入口电动阀(20)与3号变频循泵(21)相连,随后与3号变频循泵出口电动阀(22)相连;4号工频循泵入口电动阀(23)与4号工频循泵(24)相连,随后与4号工频循泵出口电动阀(25)相连;1号变频循泵出口电动阀(16)、2号循泵出口电动阀(19)、#1凝汽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阀(27)与循环水母管联络电动阀门(26)相连,随后与3号变频循泵出口电动阀(22)、4号工频循泵出口电动阀(25)、#2凝汽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阀(28)相连;#1凝汽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阀(27)与#1凝汽器(5)相连,#2凝汽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阀(28)与#2凝汽器(11)相连;#1燃机(1)、#1汽轮机(4)、#2燃机(7)、#2汽轮机(10)分别与机组出力读入模块(29)输入端相连,随后机组出力读入模块(29输出端分别与微增功率计算模块(30)、背压计算模块(31)的输入端相连;#1凝汽器真空度测量器(32)、#2凝汽器真空度测量器(33)、#1凝汽器进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4)、#1凝汽器出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5)、#2凝汽器进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6)、#2凝汽器出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7)、循泵特性计算模块(38)分别与背压计算模块(31)输入端相连,随后背压计算模块(31)输出端与微增功率计算模块(30)输入端相连;1号变频循泵(15)、2号工频循泵(18)、3号变频循泵(21)、4号工频循泵(24)与循泵特性计算模块38)输入端相连;微增功率计算模块(30)、循泵特性计算模块(38)的输出端与最优工况控制模块(39)输入端相连,随后最优工况控制模块(39)输出端分别与1号变频循泵(15)、2号工频循泵(18)、3号变频循泵(21)、4号工频循泵(24)相连。2.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多循泵协调调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燃机(1)燃烧作功后的高温烟气送入#1余热锅炉(3),将#1给水泵(2)的高压给水加热至高温高压蒸汽,从而送入#1汽轮机(4)中作功,随后通过#1凝汽器(5)将汽轮机排汽冷凝成水,冷凝水经过#1给水泵(2)增压送入#1余热锅炉(3)进行换热,#1真空泵(6)抽出#1凝汽器(5)内的空气和不凝结气体保证汽轮机效率;#2燃机(7)燃烧作功后的高温烟气送入#2余热锅炉(9),将#2给水泵(8)的高压给水加热至高温高压蒸汽,从而送入#2汽轮机(10)中作功,随后通过#2凝汽器(11)将汽轮机排汽冷凝成水,冷凝水经过#2给水泵8增压送入#2余热锅炉(9)进行换热,#2真空泵(12)抽出#2凝汽器(11)内的空气和不凝结气体保证汽轮机效率;1号变频循泵(15)、2号工频循泵(18)将冷却塔(13)冷却后的循环水增压,分别流经1号变频循泵入口电动阀(14)和1号变频循泵出口电动阀(16)、2号工频循泵入口电动阀(17)和2号工频循泵出口电动阀(19);随后循环水汇总后流经#1凝汽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阀(27),送入#1凝汽器(5)中冷却汽轮机排汽,随后送入冷却塔(13)冷却;3号变频循泵(21)、4号工
频循泵24将冷却塔(13)冷却后的循环水增压,分别流经3号变频循泵入口电动阀(20)和3号变频循泵出口电动阀(22)、4号工频循泵入口电动阀(23)和4号工频循泵出口电动阀(25),随后循环水汇总后流经#2凝汽器循环水入口电动阀(28),送入#2凝汽器(11)中冷却汽轮机排汽,随后送入冷却塔(13)冷却;#1机组的循环水系统和#2机组的循环水系统通过循环水母管联络电动阀门(26)的开启或关闭进行连通或断开,从而实现多循泵协调调度控制;将#1燃机(1)和#2燃机(7)的实发燃机出力、#1汽轮机(4)和#2汽轮机(10)的实发汽轮机出力送入机组出力读入模块(29),将循泵特性计算模块(38)计算获得的循环水流量、#1凝汽器真空度测量器(32)和#2凝汽器真空度测量器(33)测量的两台机组背压、#1凝汽器进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4)和#1凝汽器出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5)测量的#1循环水进出口水温、#2凝汽器进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6)和#2凝汽器出口循环水温度传感器(37)测量的#2循环水进出口水温送入到背压计算模块(31)计算获得计算后的背压;随后将机组出力读入模块(29)采集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坤吴建国于信波徐明军房高超孙广庆杨春王少君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