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绕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673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绕线机构,包括安装板,安装板中部安装有气缸和电机,下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绕线组件;绕线组件包括中空的引线管,引线管上部通过固定环和连接板组件连接气缸的输出端;引线管中下部套设于连轴杆内,连轴杆顶部安装有同步带轮,同步带轮通过带齿皮带连接安装于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引线管底端伸出连轴杆且嵌于滑动座顶部,连轴杆底端安装有半封闭壳体,滑动座滑动设置于半封闭壳体内,半封闭壳体底部安装有导线针;滑动座上安装有底端伸出半封闭壳体的压杆,压杆中部安装有弹簧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绕线机构可实现多组绕线组件同步动作,可提高生产效率和绕线精度。精度。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绕线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感器作为一种主要的电子元件,在各种电子电路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是实现许多电路功能不可缺少的元器件。现有技术中,电感器是以磁芯为主体,在磁芯上绕制导线圈而形成电感元件,以线圈上的导通电流产生电磁,是实现振荡、调谐、滤波等功能的主要元件之一。
[0003]目前,在贴片电感生产过程中,大多数厂家还在沿用较传统的纯人工作业方式,特别是电感线圈的绕制工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效率低下。随着技术的发展,研发自动绕线设备替代人工作业已是必然趋势。与传统的人工作业相比,自动化绕线设备不仅可以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可以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同时有效保证产品质量。现有的电感器绕线机,自动化程度较低,生产效率低,且绕线不平稳,绕线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机构,以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绕线精度高的目的。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绕线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安装有气缸和电机,下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包括中空的引线管,所述引线管上部通过固定环和连接板组件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引线管中下部套设于连轴杆内,所述连轴杆顶部安装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通过带齿皮带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所述引线管底端伸出所述连轴杆且嵌于滑动座顶部,所述连轴杆底端安装有半封闭壳体,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半封闭壳体内,所述半封闭壳体底部安装有导线针;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底端伸出所述半封闭壳体的压杆,所述压杆中部安装有弹簧一。
[0007]上述方案中,所述同步带轮下方的连轴杆上依次安装有轴承用螺帽、第一组滚珠轴承、轴承用调整环和第二组滚珠轴承,所述轴承用螺帽通过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0008]上述方案中,所述滑动座上设置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弹簧一位于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所述上平台上开设过线孔;所述压杆上开设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卡簧,所述卡簧位于下平台上方。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板组件包括与气缸的输出端连接的水平板、连接于水平板下端的竖杆,以及连接于竖杆下端、连接两个引线管的连接块,所述竖杆背面通过滑块和滑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滑轨上下两端设置定位销;所述引线管上部表面纵向开设数条键槽,所述固定环和连接块均通过键槽和螺栓与引线管固定连接。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环包括位于连接块上下两侧的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与连接块之间的引线管上还安装有垫片。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半封闭壳体底部侧面安装有针座,所述导线针安装于所述针座上。
[0012]上述方案中,所述安装板上部安装有过线轮组件,所述过线轮组件包括固定过线轮和活动过线轮,所述活动过线轮通过连杆一和弹簧二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0013]上述方案中,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用于调节带齿皮带的涨紧轮。
[0014]上述方案中,所述绕线组件有4个或6个或8个。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绕线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通过气缸可以至少带动两个绕线组件同步进行上下动作,可以实现对产品的快速全自动绕线。
[0017]2、本技术通过电机、主动轮、带齿皮带、同步带轮带动多个引线管同步转动,引线管除了可以完成上下动作,还可以进行转动,完成绕线动作。
[0018]3、滑动座在引线管的带动下,下降过程中,滑动座上安装的压杆会先压住产品,压杆受到产品的向上的推力作用后会向上运动,挤压弹簧一;完成绕线动作后,引线管上升,压杆脱离产品,在弹簧一的弹力作用下,压杆自动下降复位,弹簧一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损伤产品。
[0019]4、本技术的绕线组件设置了两组滚珠轴承,可以实现R轴的平稳转动,有利于提高绕线精度。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全自动绕线机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绕线机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连接板组件侧面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绕线组件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引线管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半封闭壳体部分示意图;
[0027]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滑动座部分示意图;
[0028]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压杆示意图。
[0029]图中,101、安装板;102、固定过线轮;103、活动过线轮;104、连杆一;105、弹簧二;106、气缸;107、电机;108、引线管;109、固定环;110、水平板;111、竖杆;112、连接块;113、键槽;114、上固定环;115、下固定环;116、垫片;117、连轴杆;118、同步带轮;119、带齿皮带;120、主动轮;121、轴承用螺帽;122、第一组滚珠轴承;123、轴承用调整环;124、第二组滚珠轴承;125、固定板;126、涨紧轮;127、滑动座;128、半封闭壳体;129、针座;130、导线针;131、压杆;132、弹簧一;133、上平台;134、下平台;135、过线孔;136、凹槽;137、卡簧;138、固定圈;139、压头;140、方形凸缘;141、方形槽;142、卡槽;143、过线环;144、滑块;145、滑轨;146定位销;
[0030]301、机台;302、门型框架;303、X轴线性模组;304、Z轴线性模组;305、绕线机构;306、Y轴线性模组;307、工作台;308、控制屏;309、上料架;310、张力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3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绕线机构,该绕线机构应用于全自动绕线机上,如图1所示,绕线机包括机台301,机台301上安装有门型框架302,门型框架302上水平安装有X轴线性模组303,X轴线性模组303上滑动安装有Z轴线性模组304,Z轴线性模组304上滑动安装有绕线机构305,由X轴线性模组303和Z轴线性模组304带动绕线机构305实现X轴和Z轴的运动。门型框架302下方的机台301上安装有Y轴线性模组306,Y轴线性模组306上滑动安装有工作台307,由Y轴线性模组306带动工作台307实现Y轴的运动。
[0033]如图2所示,绕线机构305包括安装板101,安装板101顶部安装有过线环143,安装板101上部安装有过线轮组件,过线轮组件包括固定过线轮102和活动过线轮103,活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部安装有气缸和电机,下部安装有至少两个绕线组件;所述绕线组件包括中空的引线管,所述引线管上部通过固定环和连接板组件连接所述气缸的输出端;所述引线管中下部套设于连轴杆内,所述连轴杆顶部安装有同步带轮,所述同步带轮通过带齿皮带连接安装于所述电机输出端的主动轮;所述引线管底端伸出所述连轴杆且嵌于滑动座顶部,所述连轴杆底端安装有半封闭壳体,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半封闭壳体内,所述半封闭壳体底部安装有导线针;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底端伸出所述半封闭壳体的压杆,所述压杆中部安装有弹簧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带轮下方的连轴杆上依次安装有轴承用螺帽、第一组滚珠轴承、轴承用调整环和第二组滚珠轴承,所述轴承用螺帽通过固定板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绕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上设置上平台和下平台,所述弹簧一位于上平台和下平台之间;所述上平台上开设过线孔;所述压杆上开设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卡簧,所述卡簧位于下平台上方。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贝世特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