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22521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属于医疗安全辅助技术领域,包括引流管(1)和霍尔器件,所述霍尔器件包括相互匹配的管端磁极发射器(21)和贴身磁极检测器(22),在所述引流管(1)的靠近患者伤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21),在患者伤口附近设置所述贴身磁极检测器(22);还包括处理器(3)、电源(4)和无线通信模块(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于引流管是否脱落的检测实时性好,一旦发生脱落会立刻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护士站报警,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到医护人员,提高响应速率;可以自动检测,无需人为参与,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集中资源处理紧急问题,不需要分散资源,提高了医疗安全可靠性和医患满意度。提高了医疗安全可靠性和医患满意度。提高了医疗安全可靠性和医患满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安全辅助
,尤其涉及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临床护理中,引流管是一种必不可缺的护理媒介。但由于其本身属于部分体外悬置结构,非常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而导致引流管道脱出甚至是脱落。由于临床工作属性、患者活动需求以及管体属于贴身放置,缺少必要的实时观察,只能依靠护理工作者的观察及患者本身留意。如果引流管脱出或脱落没有被及时发现,就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医疗事故,影响患者的治疗,甚至威胁到患者的安全。
[0003]目前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案主要包括:为患者做管道护理有关的健康宣教及医护人员定期巡查。
[0004]上述现有方案缺点包括:1. 每位患者对管道护理宣教的接收程度不一致,从而给管道脱落增加风险;2.周期性巡查受制于时间间隔限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3.当下医疗资源紧缺,特别是人力资源不足,医护人员无法做到实时监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及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包括引流管和霍尔器件,所述霍尔器件包括相互匹配的管端磁极发射器和贴身磁极检测器,在所述引流管的靠近患者伤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在患者伤口附近设置所述贴身磁极检测器;还包括处理器、电源和无线通信模块,所述处理器分别与贴身磁极检测器、电源和无线传输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也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0007]本技术在引流管端和身体的连接处放置微型霍尔器件,通过磁极来检测引流管的连接情况,一旦发生脱落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立刻向护理站报警,从而对引流管是否脱落实现实时监控。
[0008]其中,管端磁极发射器作用是产生微弱的磁极(磁极微弱,对身体健康不构成影响),供贴身磁极检测器捕获其极性状态;
[0009]贴身磁极检测器贴附于患者伤口处,尽可能靠近管端的管端磁极发射器,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其作用是实时检测管端的管端磁极发射器,一旦检测到磁极消失(或者明显减弱),则处理器判断为引流管脱离,处理器通过无线通信模块立刻向护理站报警。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通过粘贴件粘接于所述引流管的弯折处外侧。考虑到为了更准确地检测到管体的脱落,将管端磁极发射器设置在引流管弯折处的外侧,这样一旦管体脱落,管端磁极发射器能够更大概率地远离贴身磁极检测器从而更大概率地被检测到引流管脱落。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身磁极检测器通过粘贴件粘接于患者伤口附近。
[0012]上述的粘贴件可以采用敷贴等。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和贴身磁极检测器表面均设置有防水层。考虑到伤口的无菌化要求,管端磁极发射器和贴身磁极检测器采用防水设计,便于消毒使用。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锂电池。
[0015]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锂电池还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采用LORA、BLE、UWB或者ZIGBEE协议的无线通信模块。
[0017]优选采用低功耗LORA、BLE、UWB或者ZIGBEE无线通信方式与护理站主机进行连接,以完成信息的交互和上报。由于这些无线通信方式功耗极低,所以优选采用内置微型锂电就可以实现工作供电。由于其属于扁平式防水结构设计,所以可以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进行电量补充。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对于引流管是否脱落的检测实时性好,一旦发生脱落会立刻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护士站报警;报警系统直接连接护理站,可以第一时间通知到医护人员,提高响应速率;可以自动检测,无需人为参与,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可以集中资源处理紧急问题,不需要分散资源,提高了医疗安全可靠性和医患满意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0021]图3为图1中的贴身磁极检测器的剖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工作流程图。
[0023]图中:1、引流管;21、管端磁极发射器;22、贴身磁极检测器;3、处理器;4、电源;5、无线传输模块;6、粘贴件;7、无线充电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5]实施例:
[0026]参见图1,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包括引流管1和霍尔器件,所述霍尔器件包括相互匹配的管端磁极发射器21和贴身磁极检测器22,在所述引流管1的靠近患者伤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21,在患者伤口附近设置所述贴身磁极检测器22;
[0027]还包括处理器3、电源4和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处理器3分别与贴身磁极检测器22、电源4和无线传输模块5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也与所述电源4电连接,如图2所示;
[0028]本实施例中,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21通过粘贴件6(比如敷贴)粘接于所述引流管1的弯折处外侧,所述贴身磁极检测器22也通过粘贴件6粘接于患者伤口附近;并在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21和贴身磁极检测器22表面均设置有防水层,以满足消毒防水的需要;
[0029]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4为锂电池,为了实现对锂电池的无线充电,本实施例还在
锂电池上设置无线充电线圈7;本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模块5为采用LORA、BLE、UWB或者ZIGBEE协议的无线通信模块。
[0030]具体而言,管端磁极发射器21和贴身磁极检测器22分别作为一个模块实体,目前的精密电子工艺,可以将二者分别做成一个外观像标签的样子,后称“标签设备”,然后通过比如敷贴的粘贴件分别粘接在相应位置;其中,以贴身磁极检测器22为例,标签设备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底层的无线充电线圈7给电源4(锂电池)充电,然后锂电池为其上面的电路板(处理器、磁极检测芯片等功能芯片均采用现有工艺设置在电路板上)和无线传输模块7(发射天线)供电。
[0031]工作流程如图4所示:
[0032]a)正常情况下贴身磁极检测器22可以正常检测到管端磁极发射器21的磁信号;
[0033]b)一旦管体脱离伤口,管端磁极发射器21会远离贴身磁极检测器22,导致贴身磁极检测器22无法检测到正常的磁信号,处理器即判断出现异常情况;
[0034]c)立刻向护理站报警,通知医护人员异常发生。
[0035]优选的,标签设备上报护理站流程如下:
[0036]1)首先每个标签设备拥有自己的条形识别码,在系统中对应一个唯一的ID;
[0037]2)医护工作者在为患者放置导流管并安放标签设备的时候,通过PDA扫描病人腕带与标签设备条码来实现病人身份与霍尔器件的绑定;
[0038]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1)和霍尔器件,所述霍尔器件包括相互匹配的管端磁极发射器(21)和贴身磁极检测器(22),在所述引流管(1)的靠近患者伤口的一端设置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21),在患者伤口附近设置所述贴身磁极检测器(22);还包括处理器(3)、电源(4)和无线通信模块(5),所述处理器(3)分别与贴身磁极检测器(22)、电源(4)和无线传输模块(5)电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也与所述电源(4)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连接检测与预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端磁极发射器(21)通过粘贴件(6)粘接于所述引流管(1)的弯折处外侧。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艺玲陈丽娟吴盈琦邓毕珠洪苗双叶木芬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