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预制舱式变电站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预制舱式变电站。
技术介绍
[0002]运行在高湿地区的预制舱变电站,若舱内温度与露点温度接近(温差小)或者舱内绝对湿度大,在湿度和温度的综合作用下会产生凝露,凝露会产生液态水,液态水会与电气设备内部元器件表面的尘埃相结合形成导电通道,破坏电气器件的绝缘性能,造成电气设备爬电、闪络、短路和跳闸等事故,同时,舱内电气设备若在这种环境中长期运行,设备内部金属结构件会逐渐锈蚀而降低其机械结构强度,舱内的排线也会发生腐蚀、老化、霉变等,会对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造成重大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预防凝露、自动调节预制舱体内的温度、便于通风管换气、重复使用干燥剂、节约资源的具有防凝露功能的预制舱式变电站。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预制舱式变电站,包括第一预制舱体、第二预制舱体、支撑底座、人字形舱顶,所述第一预制舱体的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预制舱式变电站,包括第一预制舱体(1)、第二预制舱体(2)、支撑底座(3)、人字形舱顶(4),所述第一预制舱体(1)的下端固定设置在支撑底座(3)的上表面,所述第二预制舱体(2)的下端固定设置在第一预制舱体(1)的上端,所述人字形舱顶(4)固定设置在第二预制舱体(2)的上端,所述第一预制舱体(1)的侧壁上、第二预制舱体(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窗户(5)和多个透气孔,多个窗户(5)的数量和多个透气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每个透气孔上均设置有防尘罩(6),所述第一预制舱体(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检修门体(29),所述第二预制舱体(2)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检修门体(30),所述第一预制舱体(1)内、第二预制舱体(2)内均设置有控温装置、通风换气装置、凝露传感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舱体(1)的侧壁下端、第二预制舱体(2)的侧壁下端均设置有多个通道缺口(7),每个通道缺口(7)内均设置有除湿装置;每个除湿装置均包括盒体(8)、第一驱动装置(9)、第一密封板(10)、第二密封板(11)、第一丝杆(12)、电加热板(13)、硅胶干燥剂,所述硅胶干燥剂放置于盒体(8)内,所述电加热板(13)固定设置在盒体(8)的底壁的内表面,所述盒体(8)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4),所述盒体(8)的一端位于对应的通道缺口(7)内且该盒体(8)的底壁的外表面与对应的预制舱体的底壁的内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密封板(10)固定设置在盒体(8)的前侧壁的外表面且二者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二密封板(11)通过可转动结构固定在盒体(8)的后侧壁的后方且二者的下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第一密封板(10)的大小与第二密封板(11)的大小相同且大于通道缺口(7)的大小,当第二密封板(11)与对应的预制舱体的内侧壁表面接触时,所述盒体(8)位于支撑底座(3)的外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9)固定设置在对应的预制舱体的底壁的内表面上,所述第二密封板(11)的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与第一丝杆(12)相匹配的螺纹套(15)且该螺纹套(15)的中心轴线垂直于第二密封板(11)的前侧表面,所述第一丝杆(12)的右端固定在第一驱动装置(9)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丝杆(12)的另一端穿过螺纹套(15)后通过轴承固定在对应的预制舱体的内壁侧上,还包括控制器、电源、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第一预制舱体(1)的内侧壁上,所述控温装置、通风换气装置、凝露传感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4)、第一驱动装置(9)、控制器、显示器、电加热板(13)分别与电源电连接,所述控温装置、通风换气装置、凝露传感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第二温湿度传感器(14)、第一驱动装置(9)、电加热板(13)、显示器分别与控制器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凝露功能的预制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8)的左侧壁的内表面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滑槽(16),所述盒体(8)的右侧壁的内表面的上端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槽(17)与第一滑槽(16)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滑槽(16)内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滑槽(17)内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第二滑块之间设置有用于翻动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涛,邓伟,张莉莎,
申请(专利权)人:乐山一拉得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