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2347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第一墙板的端面设有S形凸起,两个第一墙板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一护板、设于两个第一护板之间的S形隔板;第二墙板的侧面设有S形凸起,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一护板、第二护板、S形隔板;第一墙板通过第三连接件垂直连接第三墙板侧面,第三连接件包括两个第二护板、一个第三护板、S形隔板;每一个S形隔板均与S形凸起构成S形缝隙,S形缝隙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每一个护板均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于墙板。在墙板与连接件的缝隙内填充消能减震材料,提高预制墙的减震效果。提高预制墙的减震效果。提高预制墙的减震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


[0001]本技术涉及预制墙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

技术介绍

[0002]预制墙板填充墙应用于各种建筑中,由于材料的特性,墙板的抗震性能比较差,墙板连接处的开裂、渗漏是建筑物的通病,而且预制墙板填充墙是地震时破坏最严重的部分之一,因此改进墙板与主体结构及墙板之间的连接做法,构成消能减震、减少开裂的预制墙板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预制墙板的减震效果,将橡胶支座隔震技术应用到预制墙板当中,但预制墙板的连接件较为复杂,预制墙板之间也存在较大的刚度,从而使预制墙板更容易出现裂缝。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预制墙、组合墙、装配式建筑,利用三种不同的连接件分别将两个第一墙板、第一墙板与第二墙板、第一墙板与第三墙板连接起来,在墙板与连接件的缝隙内填充消能减震材料,提高预制墙的减震效果。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0005]一种预制墙,包括第一墙板、第二墙板、第三墙板。
[0006]第一墙板的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墙,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板(1)、第二墙板(2)、第三墙板(3);第一墙板(1)的端面设有S形凸起(11),两个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一连接件(4)连接,第一连接件(4)包括两个第一护板(41)、设于两个第一护板(41)之间的S形隔板(42);第二墙板(2)的侧面设有S形凸起(11),S形凸起(11)紧贴第二墙板(2)的端面设置,第一墙板(1)的端面通过第二连接件(5)垂直连接第二墙板(2)侧面,第二连接件(5)包括第一护板(41)、第二护板(51)、S形隔板(42),第二护板(51)为第一护板(41)宽度的一半,第二墙板(2)的厚度等于第二护板(51)的宽度;第一墙板(1)通过第三连接件(6)垂直连接第三墙板(3)侧面,第三连接件(6)包括两个第二护板(51)、一个第三护板(61)、S形隔板(42),S形隔板(42)设于第三护板(61)侧面,两个第二护板(51)均垂直连接于第三护板(61),第一墙板(1)位于两个第二护板(51)之间;每一个S形隔板(42)均与S形凸起(11)构成S形缝隙(12),S形缝隙(12)内填充有消能减震材料,每一个护板均通过若干螺钉固定连接于墙板,每一个墙板内设有若干竖向槽(13),竖向槽(13)内用于浇铸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S形凸起(11)顶部设有第一切口(14),每一个连接件顶部均设有盖板(43),盖板(43)设于第一切口(14)内,且盖板(43)与第一切口(14)的尺寸相同,盖板(43)通过螺钉连接于墙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预制墙,其特征在于,S形凸起(11)底部设有第二切口(15),每一个连接件底部均设有底板(44),底板(44)设于第二切口(15)内,底板(44)的厚度大于第二切口(15)深度,底板(44)顶部设有导向柱(45),导向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常虹吴从晓吴小宾吴昌根吴界徐坤佟顺成周佳张凯马兆军罗昱詹仲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