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桥梁施工中,护栏的施工通常需要在指定位置搭建护栏模板,并对护栏模板进行定位,再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满足工艺要求后,拆除护栏模板,完成桥梁护栏的施工。
[0003]现有技术中,护栏模板由于结构原因需要利用对拉杆进行定位固定,而对拉杆需要横向穿过护栏模板,因此,在浇筑混凝土后,护栏会有孔洞,一方面为后续护栏修复工作提高了难度,增加了施工难度;另一方面也会严重影响到护栏的结构强度。
[0004]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需研发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无需利用对拉杆定位固定护栏模板、保证混凝土浇筑强度、保证护栏模板支护效果的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的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支护基础,所述支护基础与护栏模具连接;以及与所述支护基础连接、并延伸至所述支护基础外侧的外侧支撑组件;所述护栏模具支撑于桥梁边缘的基础(1)上,且所述护栏模具分为靠近所述基础(1)内侧的第一模具分体,以及靠近所述基础外侧的第二模具分体;所述支护基础包括与所述第一模具分体连接的第一支护体,以及与所述第二模具分体连接的第二支护体;所述外侧支撑组件设置于所述支护基础的外侧,且所述外侧支撑组件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护体和所述第二支护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分体包括位于底部并与所述基础(1)连接的第一部(201)、一端与所述第一部(201)连接另一端倾斜延伸的第二部(202)、以及与所述第二部(202)连接并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三部(203);所述第二模具分体包括位于底部的第四部(204)、与所述第四部(204)连接并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第五部(205)、以及与所述第五部(205)连接并沿倾斜方向向上延伸的第六部(206);所述第二模具分体通过所述第四部(204)与所述基础(1)的外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分体和所述第二模具分体之间的空间被配置为混凝土浇筑空间;所述第一模具分体和所述第二模具分体的上端形成为支撑面(20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护体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部(201)和第二部(202)的连接处的第一支护杆(301),所述第一支护杆(301)的倾斜角度与所述第三部(203)的倾斜角度匹配;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护杆(301)上端并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水平杆(302);以及安装于所述水平杆(302)的吊装杆(303);所述支撑面(207)安装有支撑板(208),所述吊装杆(303)挂接于所述支撑板(208)以保持所述第一模具分体和所述第二模具分体的相对位置;所述第一支护杆(301)和所述水平杆(302)之间具有加强肋(30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无对拉护栏施工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护体包括:沿竖直方向延伸的竖直杆(305);所述竖直杆(305)与所述第六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吴丹丹,李军,刘海成,宋孝礼,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