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滇红工夫茶汤综合品质客观量化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分析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滇红工夫茶汤综合品质客观量化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滇红工夫茶是以大叶种茶树品种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工序制得的全发酵茶。滇红工夫茶产自中国云南,以其优异的品质而享誉国内外。众所周知,茶汤的品质主要反映在色、香、味三个方面。目前,对于茶汤品质的鉴别与描述常规上以人工感官审评为主,一般是由评茶师的感官审评经验决定的,且受光线强度、健康状况、精神状态等外界因素影响大,具有主观上的不确定性,重复性和一致性也较差。
[0003]随着传感器和智能仪器的迅速发展,其在食品检测等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电子鼻、电子舌和电子眼主要是通过模拟人的鼻子、舌头和眼睛获取食品的香气、滋味、色泽信息并结合相应的模式识别方法对样品进行分类鉴别,该检测方法能够提供较为客观且准确的鉴别结果。
[0004]目前,采用智能感官仪器对茶汤单一分属性的研究有诸多报道。如陈佳瑜等(LWT,2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滇红工夫茶汤综合品质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电子鼻信号采集和特征信息提取:将茶汤样品加入顶空瓶中,加盖密封,采用顶空自动进样装置结合Heracles II快速气相电子鼻进行检测分析,基于信号峰响应面积大于500的原则,经过极性不同的两根色谱柱分离筛选出78个特征峰,由此获得一个78维的、可用于表征茶汤的香气品质的特征数据集;所述极性不同的两根色谱柱分别为弱极性色谱柱MXT
‑
5和中极性色谱柱MXT
‑
1701;(2)电子舌信号采集和特征信息提取:采用ASTREE电子舌第六套传感器系统,包括AHS、ANS、SCS、CTS、NMS、PKS、CPS七根传感器和一个标准参比电极Ag/AgCl,将传感器探头浸没茶汤样品进行数据采集,获得一个7维的、可用于表征茶汤的滋味品质的特征数据集;(3)电子眼信号采集和特征信息提取:采用IRIS VA400型电子眼设备,选择顶部及底部标准光源作为照明条件,采集茶汤样品的图像;每个茶汤样品固定于白色背景板下同一个位置进行拍摄;对于任一采集的图像,提取图像中心圈的27个特征色号及各特征色号对应的面积占比作为分析数据,由此得到一个27维的、可用于表征茶汤的色泽品质的特征数据集;其中,每个特征色号的R、G、B、L*、a*、b*不完全相同;(4)多源信息融合:将步骤(1)~(3)分别得到的电子鼻的78维特征数据集、电子舌的7维特征数据集和电子眼的27维特征数据集采用z
‑
socre标准化处理融合成一个112维的多源信息数据集;(5)利用步骤(4)的多源信息数据集组成一个n
×
112数据矩阵,其中n为已按照国家标准GB/T 23776
‑
2018进行过综合品质得分评价和分类的茶汤样品的数量,以所述n
×
112数据矩阵和相应茶汤样品所对应的按照国家标准GB/T 23776
‑
2018评价得到的综合品质得分、分类为训练集,进行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的模型训练,采用训练好的模型对待检的茶汤样品进行茶汤综合品质评价,所述待检的茶汤样品按照步骤(1)~(4)进行多源信息数据集的提取:(5
‑
1)采用OPLS
‑
DA方法对茶汤样品进行综合品质的定性分类评价;(5
‑
2)采用PLSR、SMLR对茶汤样品进行综合品质的客观量化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滇红工夫茶汤综合品质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茶汤样品按照国家标准GB/T23776
‑
2018进行制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滇红工夫茶汤综合品质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相对于20mL的顶空瓶,茶汤样品的体积为4mL;孵化温度为65℃,孵化时间为30min;每个茶汤样品重复检测分析3次。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滇红工夫茶汤综合品质客观量化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7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艳芹,陈佳瑜,江用文,袁海波,邓余良,沈帅,滑金杰,王近近,朱佳依,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