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HP-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21990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交直流配电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H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HP

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交直流配电网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HP

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分布式电源的发展以及储能、直流负荷的增加,一种集光伏、储能系统、充电桩相互协调的绿色充电方式——光储充一体化充电站得到发展。光伏、储能和充电桩均为直流供电,需要采用DC/DC和DC/AC两级功率变换并入交流电网,损耗环节较多。如果直接接入直流配电网,可以节省部分变流器,减小损耗,提高电网的供配电效率及经济性。然而,目前交直流配电技术发展不够成熟,分布式电源对原有配网结构和运行特性产生一定影响。
[0003]目前的评价工作大多针对交直流配电网体系的评估,对具体的光储充一体化的场景适应性不强,目前还没有准确的光储充一体化配电网的评价指标体系,缺乏全面、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AHP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HP

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光储充电站配电系统为对象,定义典型的综合评价指标;步骤二、结合层次分析法对步骤一中所定义的综合评价指标进行分层;步骤三、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所定义的下层指标相对上层指标的权重;步骤四、确定光储充电站系统的配电方案;步骤五:结合优劣解距离法建立配电方案与各评价指标之间的决策矩阵,并进行归一化处理;步骤六:继续对决策矩阵加权处理得到加权矩阵,并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再计算各配电方案欧式距离和相对贴进度;步骤七:根据相对贴进度对各配电方案排序,其相对贴进度越小,评价结果越好,得出光储充电站配电系统的最优配电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AHP

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的综合评价指标包括:系统平均故障停电频率SAIFI、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供电可靠率ASAI、系统期望缺供电量EENS、停电减少频次、停电减少时间、电能损失减少量、平均传输效率、最大供电收益能力、设备投资成本、供电能力、供电裕度、技术前瞻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AHP

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将步骤一中所定义的综合评价指标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为光储充配电网综合评价;准则层为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及适应性指标,方案层为所述步骤一中定义的综合评价指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AHP

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可靠性指标包括:系统平均故障停电频率SAIFI、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供电可靠率ASAI、系统期望缺供电量EENS、停电减少频次、停电减少时间、电能损失减少量;配网中负荷点的等效故障率和年平均停电时间为:式中,P
m
为电网成功切换到孤网运行方式的概率,P
l
为分布式电源到低压母线供电路径的可用率,λ为分布式电源加入前的等效故障率,U为分布式电源加入前的年平均停电时间,λ

为分布式电源加入后的等效故障率,U

分布式电源加入后的年平均停电时间;系统平均故障停电频率SAIFI:式中,λ
i
为负荷点i的停电概率,N
i
为负荷点i的用户数;
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式中,U
i
为负荷点i的年平均停电时间;供电可靠率ASAI:式中,D为一年的小时数;系统期望缺供电量EENS:式中,P
avi
为负荷点i的平均负荷;停电减少频次ΔSAIFI:ΔSAIFI=SAIFI'

SAIFISAIFI

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后的SAIFI指标;停电减少时间ΔSAIDI:ΔSAIDI=SAIDI'

SAIDISAIDI

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后的SAIDI指标;电能损失减少量ΔEENS:ΔEENS=EENS'

EENSEENS

为分布式电源的接入后的EENS指标。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AHP

TOPSIS的光储充电站交直流配电网的综合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经济性指标包括:平均传输效率、最大供电收益能力;平均传输效率η:W
d
为统计周期内负荷总消耗电量,W
loss,l
和W
loss,c
分别为统计周期内消耗在线路与变换器上的总电量;功率平衡式:P
s,avi
+P
pv,avi
=P
d,avi
+P
es,avi
式中,P
s,avi
为配电网出力,P
pv,avi
为光伏出力,P
es,avi
为充电桩功率,P
pv,avi
为储能系统充放电功率;换流器平均损耗P
con,avi

式中,η
con
为换流器效率,平均功率P
x,avi
,x∈{s,pv,es,d};交流线路平均损耗P
line,avi,a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翼肇李瑞李胜文张馨方韩肖清王磊宋述勇王金浩雷达赵金杨洋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