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电变压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738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压电变压器,它有沿长度方向等分的第1至第4区(A1、A2、A3、A4),在第1及第4区(A1、A4)设有平面电极(24、25、26、27)作为输入电极,同时沿厚度方向极化,在其余的第2及第3区(A2、A3)的边界上设有带状电极(30、31)作为输出电极,构成压电变压器(21)。该变压器体积小、振动速度低、发热少、效率高。输入电极不限于第1及第4区,上述2波长共振时,可设在位移分布互相相反的2个或3个区中,输出电极设在其它区中。(*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压电振子的压电变压器,该压电振子采用由压电性陶瓷构成的矩形片。
技术介绍
作为变压器,已知有将线圈绕在铁心上的电磁式变压器。该电磁式变压器由于尺寸大、消耗功率大、以及产生电磁噪音和发热,所以不适合作为小型电气设备的电源使用。例如,作为静电发生装置或液晶显示器的背面光点亮用的高电压电源中的变压器,虽然不需要大的输出电流,但却需要1kV-数瓦左右的输出电压,同时要求降低电磁噪音和消耗功率、以及小型化等。另一方面,由于利用压电现象的压电变压器几乎不产生电磁噪音,且能小型化,所以可以研究将其作为小型设备的电源用变压器的实用化的问题。参照图1(a)及(b),现有的压电变压器11备有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在从该压电性陶瓷矩形片13的一端起沿纵向的大约一半的部分(以下称第1部分)沿厚度方向相对地设置的2个表面电极15、15;以及在两个表面电极之间的上述第1部分的内部沿厚度方向互相间隔开形成的多个内部电极16、17。另外,表面电极15、15分别连接着在上述第1部分的相对的侧面上分别形成的侧面电极18、19,同时每隔一个内部电极16和剩余的内部电极17分别连接。另外,还备有在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 备有:具有从第1端延伸到相对一侧的第2端的片长、片宽和片厚、且沿该片长从上述第1端至第2端假想地被4等分地连续地排列的4个区的矩形压电片; 设置在从上述4个区中作为输入区被选择的至少2个区上、接收与上述片长的一半长度相等的波长对应的频率的交流输入电压、驱动上述压电片进行2波长共振用的输入电极装置; 以及设置在上述4个区中剩下的至少1个区的一位置处、输出由上述压电片的2波长共振发生的交流输出电压用的输出电极装置, 而且上述输入区沿上述片的厚度方向极化,上述剩下的至少1个区沿上述片长方向极化。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6-1-30 13564/96;JP 1996-10-4 264024/96;JP 191.一种压电变压器,其特证在于备有具有从第1端延伸到相对一侧的第2端的片长、片宽和片厚、且沿该片长从上述第1端至第2端假想地被4等分地连续地排列的4个区的矩形压电片;设置在从上述4个区中作为输入区被选择的至少2个区上、接收与上述片长的一半长度相等的波长对应的频率的交流输入电压、驱动上述压电片进行2波长共振用的输入电极装置;以及设置在上述4个区中剩下的至少1个区的一位置处、输出由上述压电片的2波长共振发生的交流输出电压用的输出电极装置,而且上述输入区沿上述片的厚度方向极化,上述剩下的至少1个区沿上述片长方向极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电片在上述片的宽度方向上有互相相对的侧面;上述输入电极部具有在上述各输入区中形成的多个平面电极,上述多个平面电极被限定在该输入区内,沿上述片长方向及上述宽度方向延伸,而且在上述片的厚度方向上互相间隔开形成,以及为了将上述交流输入电压加在上述相对的侧面上而设在上述各输入区内的两个侧面电极;该两个侧面电极中的1个连接着上述平面电极中的互相邻接的每2个中的1个,另一个侧面电极连接着上述平面电极中的互相邻接的每2个中的另1个;上述各输入电极通过预先将直流电压加在上述2个侧面电极上,而在上述平面电极中的彼此邻接的每2个之间被极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平面电极作为内部电极被埋入上述压电片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电变压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电片在上述片的厚度方向上有互相相对的上表面及下表面;上述平面电极内的2个在上述输入区内设在上述上表面及下表面上,其余的平面电极作为内部电极被埋入上述压电片中。5.根据权利要求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胜野超史布田良明
申请(专利权)人:NEC东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