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加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机领域,具体是新风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新风加湿机需要通过管道源源不断的为加湿设备提供水分,而加湿设备吸收后多余的水分也需要由管道排出。因此,现有的新风加湿机中,至少要引出一进一出两根管子,由此导致新风加湿机的生产加工和组装均较为复杂。两根管子若设置在新风加湿机内部,则占用内部空间,管子与其它部件容易产生挤压碰撞和磨损,若两根管子设置在新风加湿机外部,则不便于安装且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新风加湿机的进出水管不便于设置。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技术提供新风加湿装置,其将进出水管设置在壳体的侧壁内,加工简单且安装方便。
[0004]本技术的内容为新风加湿装置,包括壳体,壳体的底部一侧设置风阀,壳体的底部另一侧开设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储水箱,储水箱内设置水泵,储水箱上设置第一送水道,水泵的出水口与第一送水道的一端连通,壳体的顶部开设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加湿设备,壳体的侧壁内设置第二送水道,第二送水道的一端与加湿设备连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3),壳体(3)的底部一侧设置风阀(1),壳体(3)的底部另一侧开设容纳槽,容纳槽内设置储水箱(11),储水箱(11)内设置水泵(12),储水箱(11)上设置第一送水道(18),水泵(12)的出水口与第一送水道(18)的一端连通,壳体(3)的顶部开设容纳腔(13),容纳腔(13)内设置加湿设备(2),壳体(3)的侧壁内设置第二送水道(16),第二送水道(16)的一端与加湿设备(2)连通,第二送水道(16)的另一端与第一送水道(18)的另一端连通,风阀(1)与加湿设备(2)之间设置风机(4),风机(4)与风阀(1)之间为A,风机(4)与加湿设备(2)之间为B,A和/或B设置过滤装置,壳体(3)上部设置出风格栅(22)和香薰盒(23),出风格栅(22)和香薰盒(23)设置在加湿设备(2)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内分别设置等离子发生器(5)和控制模块(24),控制模块(24)分别与风阀(1)、加湿设备(2)、风机(4)和等离子发生器(5)通讯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A设置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为不锈钢过滤网(6)和/或中效过滤器(7)。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新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B设置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为高效过滤器和/或活性炭过滤网(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的内壁上设置消音板(10)。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阀(1)包括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第一固定板(101)的一侧与第二固定板(102)的一侧垂直连接,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构成L形,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上均开设通风孔(103),第一固定板(101)和第二固定板(102)上均设置阀门,阀门的阀板位于对应的通风孔(103)内,阀板闭合时,阀板能够封闭对应的通风孔(103),阀板开启时,阀板的一端位于对应的通风孔(10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少兵,龚晓波,董泽,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红橡室内气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