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590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地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包括下桩机构、升降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下桩机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外端为螺旋状结构,所述桩体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所述顶盖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外接六角口,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触动杆,所述触动杆位于顶盖的下端,所述触动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滑轮,所述触动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轴一。该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利用触动杆在打桩到一定深度时,通过下端的滑轮与地面接触产生向上的推力以此来带动整个升降机构,有效的提高了便捷性,且通过将桩体的外端设计为螺旋状结构,使得在打桩时利用驱动机构进行旋转打桩,使其打桩更加便捷快速,进一步的提高了打桩的便捷性。便捷性。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地基
,具体为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

技术介绍

[0002]建筑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无需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需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人工筑造建筑地基时,通常需要预先埋设地桩,来加强地基的牢固性。
[0003]但现有的地桩,在打桩时,通常时通过人力捶打将其插入泥土的内部,操作较为的繁琐,不便于操作,且在后期地桩容易出现滑脱,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地桩,在打桩时,通常时通过人力捶打将其插入泥土的内部,操作较为的繁琐,不便于操作,且在后期地桩容易出现滑脱,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包括下桩机构、升降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下桩机构包括桩体,所述桩体的外端为螺旋状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包括下桩机构(1)、升降机构(2)和限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桩机构(1)包括桩体(101),所述桩体(101)的外端为螺旋状结构,所述桩体(1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顶盖(102),所述顶盖(102)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外接六角口(103),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触动杆(201),所述触动杆(201)位于顶盖(102)的下端,所述触动杆(20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滑轮(202),所述触动杆(201)的上端固定安装有转轴一(203),所述转轴一(203)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联动杆(204),所述联动杆(204)的右端固定安装有转轴二(205),所述桩体(101)内部的上端固定设置有限位槽(206),所述限位槽(20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升降杆(207),所述升降杆(207)下端的外端固定安装有扩张块(208),所述升降杆(207)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底板(209),所述底板(209)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210),所述限位机构(3)包括伸缩槽(301),所述伸缩槽(3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302),所述限位杆(30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刀头(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下桩的建筑地基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302)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挡块(303),所述限位杆(302)中部的外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3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巍蒋红光朱伟波张雪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