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公路施工
,特别涉及一种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确保汽车的动力特性和安全正常,我国对道路的最大纵坡、坡长都作了具体规定。在一级公路、高速公路上,为确保主线车道车辆的正常行驶,我国规定的最大纵坡为3%(山岭重丘区4—5%),这是根据小汽车用正常速度设计可以爬上去的条件设定的。同时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各个车轮的行驶轨迹不同,在弯道内测的后轮行驶轨迹半径最小,而靠近弯道外侧的前轮行驶轨迹半径最大。当转弯半径较小时,这一现象表现的更为突出,为了保证汽车在转弯时不侵占相邻车道,凡小于250m半径的曲线路段均需要加宽。
[0003]在对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路面两侧进行支护以确定施工的路面范围,以便供施工人员知晓路面施工的宽度和高度,使得施工后的路面满足要求,然后现有的路面支护装置一般包括支护板,但在安装过程中,路面两侧的支护高度只能够是支护板高度的整数倍,无法实现支护高度的连续调节,同时支护板的支护角度也不便于调节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组件,其包括沿路面两侧依次设置的支护板,所述支护板包括高度固定不变的固定板体和高度可调节的活动板体,所述固定板体和活动板体上均设置有支护安装组件;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锚杆、固定座和支撑杆,所述锚杆固定于路面两侧的地面上,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在所述锚杆的顶部,所述支撑杆连接所述固定座和所述支护安装组件;角度调节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支撑杆和所述固定座之间,用于对所述支撑杆的角度进行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体和所述活动板体均垂直固定在所述路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体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板体上下滑动的滑动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杆,所述固定板体和活动板体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翻边,所述翻边上设置有与所述固定板体或所述活动板体相平行的所述安装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纵坡小半径路面施工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下座体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锚杆上,所述上座体通过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现龙,谢远征,闫瑾,黄睿智,王学义,张志洋,张凯,任军磊,田东平,吴艺特,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