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的管架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河涌内架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的管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治理力度的加大,各地区尤其是广东地区黑臭水体治理项目日益增多。在黑臭水体治理项目中,管道铺设形式一般分为市政路下埋管、河涌内架管、河涌底部埋管、河涌边挂管等。对于河涌内架管,传统做法为设置围堰,围堰内抽水之后进行地基处理、施做管架、架设管道。上述方法对于较浅的河涌,采用土袋围堰、木桩膜围堰是适宜的,但是对于较深的河涌,常规方案是采用单排或双排钢板桩做围堰,其缺点是工程造价高,打桩难度大,施工周期长等,故此时仍采取围堰的方案是不合适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的管架结构,本技术管架结构无需在河涌内施做围堰,具有造价经济、施工便捷、施工周期短等优点。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的管架结构,包括:
[0005]多个支柱单元,每个所述支柱单元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6)的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柱单元,每个所述支柱单元竖直固定在河涌的水下土体中,多个所述支柱单元彼此间隔布置,其中,所述支柱单元包括:四个钢管桩(1),所述四个钢管桩(1)沿竖直方向延伸且以矩形阵列的方式布置;以及,一个或多个连接层,所述连接层将所述四个钢管桩(1)连接在一起;其中,所述管道(6)搁置在所述一个或多个连接层中的位于最上方的连接层上,并且,所述四个钢管桩(1)中的两个钢管桩(1)位于所述管道(6)的一侧、所述四个钢管桩(1)中的另两个钢管桩(1)位于所述管道(6)的另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6)的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层包括四个连接型钢(2),相邻两个所述钢管桩(1)之间通过所述连接型钢(2)相互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6)的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桩(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型钢(2)的耳板(3),所述耳板(3)通过高强螺栓(5)与所述连接型钢(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在河涌内架设管道(6)的管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6)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跃磊,崔建鑫,刘博才,李巨烨,李勇,王旭阳,刘天顺,张晓琳,鲁伟,余明,郭磊,姜昆,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