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
[0001]本技术涉及物理教具,尤其涉及一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
技术介绍
[0002]牛顿运动定律包括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和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三条定律,由艾萨克
·
牛顿在1687年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总结提出。其中,第三定律揭示出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但是目前的物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在物理课堂上,教师一般都是运用讲授法来讲解这一部分的内容,很少也很难运用实验来模拟,教师会在黑板上书写很多的物理公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和加强训练,繁多的公式占用较多课堂时间,学生缺少实际练习,使得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影响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能有效解决现有物理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影响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包括底板、移动车组、拨动臂、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移动车组(2)、拨动臂(3)、手提电子称(4)以及工作电源(5);所述底板(1)的顶部依次设置有支撑平台(6)、导电导轨(7)以及拨动臂移动导向座(8);所述拨动臂(3)的一端与所述拨动臂移动导向座(8)活动连接,并使得所述拨动臂(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导电导轨(7)上方;所述移动车组(2)活动连接在所述导电导轨(7)上,并与所述拨动臂(3)连接,通过所述拨动臂(3)带动所述移动车组(2)在所述导电导轨(7)上进行左右移动;所述手提电子称(4)称体顶部的中间设置有轴承(41),并在称体底部的吊杆上通过连接线(42)连接有金属球(43);所述拨动臂(3)与所述支撑平台(6)的顶面分别通过设置有的固定销(9)穿过轴承41铰接有所述手提电子称(4),并使得所述拨动臂(3)上铰接的所述手提电子称(4)连接的所述金属球(43)位于所述移动车组(2)顶部设置有的铁芯线圈(10)上,同时所述支撑平台(6)上铰接的所述手提电子称(4)连接的所述金属球(43)位于所述支撑平台(6)上,并靠近于所述铁芯线圈(10)上的所述金属球(43);所述支撑平台(6)朝向所述移动车组(2)的边缘呈弧形,所述导电导轨(7)与拨动臂移动导向座(8)也呈弧形,同时各个弧形的圆心均位于所述支撑平台(6)上的所述固定销(9)的中心轴上;所述导电导轨(7)与所述工作电源(5)电连接,通过所述导电导轨(7)将电源传递给所述铁芯线圈(10),所述铁芯线圈(10)产生磁性传给顶部的所述金属球(43),使得两个靠近的所述金属球(43)产生相互吸引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电源(5)为4至6V的可调直流电源,输出电流为20A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还设置有微型振动马达(11),所述微型振动马达(11)位于所述导电导轨(7)附近,并与所述工作电源(5)电连接;所述微型振动马达(1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偏心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牛顿第三定律教学验证演示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车组(2)包括横向移动小车(21)和纵向移动小车(22),所述横向移动小车(21)的顶部设置有纵向铜轨道(211),所述纵向移动小车(22)设置在所述横向移动小车(21)顶部,并与所述纵向铜轨道(211)活动连接;所述铁芯线圈(10)设置在所述纵向移动小车(...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