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发酵装置
,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生物复混肥,在复混肥生产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制剂或发酵液后,再行造粒或干燥而得的肥料。通常用发酵装置进行发酵制作而成。
[0003]现有的微生物复混肥发酵装置结构简单,往往是采用密封的发酵罐,直接将需要发酵的微生物复混肥放入到内部密封保存,但是若投放的量不足,无法将内部空间完全填充,导致预留空气较多,就会影响最后的发酵效果,且发酵过程中难以进行检查观测,不同位置上的发酵的程度无法进行单独取样,功能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存可以自由调节预留空间大小,便于取样观察,取料过程简单,发酵质量均匀。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所述发酵装置本体包括外壳、电机、载物板、排料管和卷线轴,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复混肥的发酵装置,包括发酵装置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装置本体包括外壳(2)、电机(5)、载物板(9)、排料管(18)和卷线轴(7),所述外壳(2)的顶端安装有投料口(1),所述外壳(2)的后端开设有排料口(3),所述排料口(3)的外侧连接有排料管(18),所述外壳(2)的两端均安装有托台(6),所述托台(6)的顶端安装有电机(5),所述电机(5)的一端通过转动杆(17)与卷线轴(7)相连,所述卷线轴(7)的表面卷绕有钢丝绳(8),所述钢丝绳(8)贯穿了穿线管(19)与外壳(2)内部的载物板(9)连接,所述载物板(9)的上方安装有卡环(12),所述穿线管(19)的外侧设置有外部导向轮(4),所述穿线管(19)的内侧设置有内部导向轮(16),所述外壳(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10),所述底板(10)的表面开设有通气孔(11),所述底板(10)的底端安装有支撑腿(15),所述外壳(2)的一侧设置有取样通道(14),所述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艳玲,代时超,彭婧,刘超,吴拉拉,王娟,周伟,宋昆烨,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