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过载缓冲的微机械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1223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微机械惯性传感器芯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过载缓冲的微机械芯片。芯片包括:负载粘接区、弹性梁、键合区、衬底区、绝缘层、衬底电极区、电极区;衬底区上面设置有衬底电极区,衬底电极区内设置有电极,衬底区上表面除衬底电极区之外的位置都覆盖有绝缘层,绝缘层上安装有多个键合区,每个键合区的上表面内边通过弹性梁与负载粘接区的一条边相连,预定的键合区上表面覆盖有电极区;负载粘接区的安装面安装待测试的传感器芯片底面,衬底区底面安装到传感器芯片安装区域。衬底区底面安装到传感器芯片安装区域。衬底区底面安装到传感器芯片安装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过载缓冲的微机械芯片


[0001]本技术属于微机械惯性传感器芯片
,涉及一种用于过载缓冲的微机械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在智能炮弹类的应用场景中,由于超高的过载条件,产品均需要进行过载保护。电子类芯片通常采用灌封的方式进行过载防护,缓冲过载能量。与电子类芯片不同的是,微机械惯性传感器芯片对环境材料变化敏感,无法采用芯片灌封的过载保护方法。同时,微机械惯性传感器芯片内部有活动结构,在过载中极易损伤,导致失效。因此,亟需一种针对微机械惯性传感器芯片的过载缓冲措施。
[0003]现有微机械惯性传感器的过载缓冲方案,通常在芯片封装成器件后,在电路板级采用灌封技术,但缓冲效果有限。以及在模块级采用缓冲结构设计,如粘弹性材料吸能、金属变形吸能等,但模块级缓冲设计尺寸较大,占用产品体积,在一些体积敏感的应用场景中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集成化的过载缓冲结构,体积小,实现适用于微机械惯性传感器过载缓冲的芯片级解决方案。
[0005]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过载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过载缓冲的微机械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粘接区(1)、弹性梁(2)、键合区(3)、衬底区(4)、绝缘层(5)、衬底电极区(6)、电极区(7);衬底区(4)上面设置有衬底电极区(6),衬底电极区(6)内设置有电极,衬底区(4)上表面除衬底电极区(6)之外的位置都覆盖有绝缘层(5),绝缘层(5)上安装有多个键合区(3),每个键合区(3)的上表面内边通过弹性梁(2)与负载粘接区(1)的一条边相连,预定的键合区(3)上表面覆盖有电极区(7);负载粘接区(1)的安装面安装待测试的传感器芯片底面,衬底区(4)底面安装到传感器芯片安装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片,其特征在于,弹性梁(2)在静止状态下无变形,负载粘接区(1)与衬底区(4)存在空气间隙,电极区(7)设置接地电压,衬底电极区(6)设置偏压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华祥闫鑫杜宜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