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117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口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涉及技术领域呼吸相关病症的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鼻衬垫,由于鼻部结构体中的鼻部开口围绕在佩戴者的鼻孔下侧进行通气,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口鼻衬垫无需覆盖佩戴者的鼻部,因此可从整体上减小其体积,使其更小巧轻便,不容易产生幽闭恐惧,使佩戴更舒适;并且通过鼻部软垫部适配性地与佩戴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因此也不会夹持佩戴者的鼻翼,从而使进一步提高佩戴舒适性,由此可以提高佩戴者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此外,通过分别构造鼻部结构体和口部结构体,使内部腔体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以适应不同症状的治疗需求。同症状的治疗需求。同症状的治疗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呼吸相关病症的治疗
,特别地涉及一种口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呼吸系统相关疾病伴随一系列呼吸紊乱,表现特征呼吸暂停,呼吸不足和呼吸过度。呼吸疾病的例子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呼吸功能不全,肥胖,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疾病。对于上述呼吸疾病,一般采用患者接口装置,或称为面罩进行治疗。
[0003]从目前已知的临床数据结合普遍的设备使用情况来看,全脸面罩是使用率更高的佩戴者接口配置。全脸面罩顾名思义,其在治疗时会同时覆盖密封佩戴者的口部与鼻部特征,由此造成全脸面罩自身存在的一些无法克服的缺陷,例如其在佩戴时需要覆盖佩戴者的鼻部与口部,因此整体会更加笨重,并且佩戴时会严重影响佩戴者的视野;此外其覆盖佩戴者的鼻部还会压迫佩戴者敏感的鼻梁区域,以及对患有幽闭恐惧的佩戴者不友好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佩戴者的抵触情绪。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鼻衬垫及患者接口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口鼻衬垫,包括相连的鼻部结构体和口部结构体,所述鼻部结构体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内部形成贯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可接收压力气体;所述鼻部结构体适配性地与佩戴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所述口部结构体适配性地与佩戴者的口部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
[0006]其中,所述鼻部结构体被构造为使得通过加压气体抵靠在佩戴者鼻底密封时相对佩戴者的鼻翼无夹持作用
[0007]所述口部结构体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容纳佩戴者的嘴部并与佩戴者的嘴部周围相贴合;
[0008]所述口部结构体包括与佩戴者的面部接触的口部软垫部以及与所述口部软垫部相连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刚度大于所述口部软垫部的刚度。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鼻部结构体包括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鼻部开口以及围绕所述鼻部开口的鼻部软垫部,所述鼻部开口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围绕在佩戴者的鼻孔下侧,并通过所述鼻部软垫部适配性地与佩戴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鼻部软垫部包括围绕所述鼻部开口设置的柔软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用于容纳佩戴者的鼻部且不没过其鼻尖,所述中间部响应于所述腔体内压力的增加而变形,以与佩戴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鼻部软垫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中间部相连的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
[0012]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分别在所述中间部的两侧延伸;或者
[0013]所述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分别在所述中间部的两侧延伸直至所述中间部的外侧前端。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部构造为比所述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更远离所述口鼻衬垫的上端。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的刚性均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刚性。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的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部为厚度均匀的结构体。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部的厚度为0.2mm

1.0mm。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部具有一个或多个局部厚度加厚部。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局部加厚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周围边缘处。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局部加厚部的厚度为0.2mm

1.2mm。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的厚度均为 0.6mm

1.5mm。
[00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口鼻过渡部,所述口鼻过渡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后侧与所述口部结构体之间,其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与佩戴者的上唇区域贴合;
[0024]所述口鼻过渡部的厚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相同。
[002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鼻过渡部构造为沿远离佩戴者上唇方向凹陷的凹形结构。
[00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鼻过渡部的厚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相同。
[002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鼻过渡部的两侧以远离佩戴者上唇方向凹陷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与相连。
[002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口鼻连接部,所述口鼻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鼻部结构体与口部结构体之间,所述口鼻连接部具有可变的厚度。
[002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鼻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侧部之间的第一口鼻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支撑部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侧部之间的第二口鼻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鼻部结构体的前侧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前侧之间的第三口鼻连接部;
[0030]所述第一口鼻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口鼻连接部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三口鼻连接部的厚度。
[00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鼻连接部的厚度为0.2mm

0.6mm。
[00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部结构体还包括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口部开口,所述口部软垫部围绕所述口部开口设置,所述口部开口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容纳佩戴者的嘴部;
[0033]所述口部结构体上所述口部开口所在区域朝向所述腔体向内凹陷,所述口部结构体上所述口部软垫部所在区域远离所述腔体向外侧凸起。
[003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部开口构造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
[003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部软垫部包括口部两侧部和颏部,所述口鼻过渡部和所述颏部分别与所述口部两侧部的上侧和下侧相连;所述口部两侧部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与佩戴者的脸部相贴合,所述颏部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与佩戴者的颏部相贴合。
[003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部两侧部包括围绕所述口部开口的脸部接触区、与所述脸部接触区平滑相连并向着所述口部结构体的前侧延伸的脸部支撑区以及围绕所述口部开口的口部过渡区;所述口部过渡区与所述脸部接触区和脸部支撑区平滑相连。
[003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部过渡区的厚度小于所述脸部支撑区的厚度。
[003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脸部接触区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脸部支撑区的厚度。
[003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脸部支撑区的厚度为1.2mm

2.5mm。
[004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口部过渡区的厚度为0.3mm

0.6mm。
[004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颏部包括围绕所述口部开口的颏部接触区和与所述颏部接触区平滑相连的颏部过渡区,所述颏部过渡区延伸至所述口鼻衬垫的前侧,或者所述颏部过渡区与颏部支撑区相连。
[004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颏部过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包括相连的鼻部结构体和口部结构体,所述鼻部结构体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内部形成贯通的腔体,所述腔体可接收压力气体;所述鼻部结构体适配性地与佩戴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所述口部结构体适配性地与佩戴者的口部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其中,所述鼻部结构体被构造为使得通过加压气体抵靠在佩戴者鼻底密封时相对佩戴者的鼻翼无夹持作用;所述口部结构体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容纳佩戴者的嘴部并与佩戴者的嘴部周围相贴合;所述口部结构体包括与佩戴者的面部接触的口部软垫部以及与所述口部软垫部相连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的刚度大于所述口部软垫部的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结构体包括与所述腔体连通的鼻部开口以及围绕所述鼻部开口的鼻部软垫部,所述鼻部开口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围绕在佩戴者的鼻孔下侧,并通过所述鼻部软垫部适配性地与佩戴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以进行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软垫部包括围绕所述鼻部开口设置的柔软的中间部,所述中间部用于容纳佩戴者的鼻部且不没过其鼻尖,所述中间部响应于所述腔体内压力的增加而变形,以与佩戴者的鼻孔周围相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鼻部软垫部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中间部相连的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其中,所述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分别在所述中间部的两侧延伸;或者所述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分别在所述中间部的两侧延伸直至所述中间部的外侧前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构造为比所述第一侧支撑部和第二侧支撑部更远离所述口鼻衬垫的上端。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的刚性均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刚性。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的的厚度大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8.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为厚度均匀的结构体。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为0.2mm

1.0mm。10.根据权利要求3

5中任一项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部具有一个或多个局部厚度加厚部。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加厚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周围边缘处。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加厚部的厚度为0.2mm

1.2mm。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的厚度均为0.6mm

1.5mm。
14.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口鼻过渡部,所述口鼻过渡部设置在所述中间部的后侧与所述口部结构体之间,其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与佩戴者的上唇区域贴合;所述口鼻过渡部的厚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相同。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过渡部构造为沿远离佩戴者上唇方向凹陷的凹形结构。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过渡部的厚度与所述中间部的厚度相同。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过渡部的两侧以远离佩戴者上唇方向凹陷的方式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第二侧支撑部与相连。1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口鼻连接部,所述口鼻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鼻部结构体与口部结构体之间,所述口鼻连接部具有可变的厚度。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连接部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支撑部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侧部之间的第一口鼻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二侧支撑部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侧部之间的第二口鼻连接部以及位于所述鼻部结构体的前侧与所述口部结构体的前侧之间的第三口鼻连接部;所述第一口鼻连接部和所述第二口鼻连接部的厚度均大于所述第三口鼻连接部的厚度。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鼻连接部的厚度为0.2mm

0.6mm。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结构体还包括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口部开口,所述口部软垫部围绕所述口部开口设置,所述口部开口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容纳佩戴者的嘴部;所述口部结构体上所述口部开口所在区域朝向所述腔体向内凹陷,所述口部结构体上所述口部软垫部所在区域远离所述腔体向外侧凸起。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开口构造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软垫部包括口部两侧部和颏部,所述口鼻过渡部和所述颏部分别与所述口部两侧部的上侧和下侧相连;所述口部两侧部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与佩戴者的脸部相贴合,所述颏部构造为响应于所述口鼻衬垫被佩戴者戴上而与佩戴者的颏部相贴合。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口鼻衬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口部两侧部包括围绕所述口部开口的脸部接触区、与所述脸部接触区平滑相连并向着所述口部结构体的前侧延伸的脸部支撑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亚杰周明钊庄志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怡和嘉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