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86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包括:双头注射器、主管体、活塞杆、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一连接管、负压袋、第二连接管、岔管以及收集瓶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使用双头注射器从体内抽出积液,当主管体内部装满时停止抽液,并推动活塞杆进行排液,主管体内部的液体会从第二单向阀流出至收集瓶内,此阶段中,第一单向阀阻止进入主管体的积液回流指第一连接管内部乃至病人腹部,第一连接管通过岔管连接有一个负压袋,能将第一注射针头内的体液维持不动或换换吸入避免回流,当双头注射器将其内部的积液排空后,进行下一轮抽液时便可以连同负压袋及第一连接管内部的少量液体一起抽回主管体。内部的少量液体一起抽回主管体。内部的少量液体一起抽回主管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积液排放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肿瘤科的临床中常会遇有体内积液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医生会使用连接有穿刺针的橡胶软管,通过与之相连接的注射器将肿瘤内的积液排出,具体操作时,首先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注射器与橡胶软管连接,将肿瘤积液抽到注射器内,这一过程需要反复进行,直至将肿瘤积液全部抽出。
[0003]这种方法的重复操作过程繁琐,也会增加感染的几率,为了减轻病人痛苦与感染的概率,现有一些设备使用三岔管负压收集瓶以及注射器组成了一种能够不需要反复穿刺,进行一次穿刺就能够循环注射器抽液——放液过程的抽液设备,但是这类设备的抽液穿刺针与注射器之间连接部分(如橡胶软管或注射器延伸管)的内部的液体会在停止抽液与放液时发生回流,存在有流回病人体内增加感染几率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利用单向阀与负压袋的设置,最大程度的减少了在循环抽液放液过程中的液体回流现象。
[0005]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包括:
[0006]双头注射器,包括:主管体,前端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活塞杆,设于主管体内;第一单向阀,设于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单向阀允许液体从第一开口外流入主管体内;第二单向阀,设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单向阀允许液体通过第二开口从主管体内流向主管体外侧;
[0007]第一连接管,后端连接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前端设有注射针头;
[0008]负压袋,通过岔管连接于第一连接管;
[0009]第二连接管,后端连接于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前端连接有收集瓶。
[0010]所述主管体的两侧均连接有一第一手指环,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二手指环。
[0011]所述收集瓶通过软管连接于第二连接管,所述软管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管以及收集瓶。
[0012]所述收集瓶上连接有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上设有粘接扣。
[0013]所述岔管为刚性材料制作,所述负压袋的外表面上连接有刚性支架,所述刚性支架连接于岔管上。
[0014]所述第一连接管可拆卸连接于第一开口上;所述第二连接管可拆卸连接于第二开口上。
[0015]所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开口之间设有第一卡扣机构,用于实现第一连接管与第一开口的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二开口之间设有第二卡扣机构,用于实现第二连
接管与第二开口的可拆卸连接。
[0016]所述第一开口处的主管体壁上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第一环形密封沿,所述第一环形密封沿能够进入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开口处的主管体壁上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后端连接有第二环形密封沿,所述第二环形密封沿能够进入第二环形凹槽。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在使用该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时,医生使用双头注射器从患者体内抽出积液,积液先通过第一连接管进入主管体,当主管体内部装满时停止抽液,并推动活塞杆进行排液,主管体内部的液体会从第二开口出的第二单向阀流出至收集瓶内。在这个阶段中,由于第一单向阀的存在,进入主管体的积液并不会回流指第一连接管内部乃至病人腹部,但是第一连接管与注射针头内部的积液在停止抽液后,可能会回流至病人腹部内,因此第一连接管通过岔管连接有一个负压袋,负压袋提供一定程度的负压,能将第一注射针头内的体液维持不动避免回流,负压袋亦可在双头注射器停止抽液后,缓缓地继续进行负压抽液,将积液抽至负压袋内部,当双头注射器将其内部的积液排空后,进行下一轮抽液时便可以连同负压袋及第一连接管内部的少量液体一起抽回主管体。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侧视剖面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细节结构侧视剖面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主管体;2、第一单向阀;3、第二单向阀;4、第一连接管;5、第二连接管;6、注射针头;7、负压袋;8、岔管;9、收集瓶;10、第一手指环; 11、第二手指环;12、弹性绑带;13、粘接扣;14、刚性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5]结合图1至图2所示,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包括:双头注射器、第一连接管4、负压袋7、第二连接管5、岔管8以及收集瓶9,其中双头注射器包括:主管体1、活塞杆、第一单向阀2以及第二单向阀3,其中主管体1的前端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主管体1的后端完全开放;活塞杆,设于主管体1内,从主管体1的后端进入主管体1,能在主管体1内部滑动且二者之间过盈配合;第一单向阀2设于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单向阀2允许液体从第一开口外流入主管体1内;第二单向阀3设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单向阀3允许液体通过
第二开口从主管体1内流向主管体1外侧;当活塞杆向外抽动时,液体能够从第一开口处的第一单向阀2进入主管体1内部;当活塞杆相主管体1内部推动时,主管体1内部的液体会从第二开口出的第二单向阀3 流出,并不会从方向相反的第一单向阀1中流出;
[0026]第一连接管4后端连接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前端设有注射针头6,用于从患者体内抽出积液,也可以通过穿刺软管连接注射针头6;当医生使用双头注射器从患者体内抽出积液时,积液先通过第一连接管4进入主管体1,当主管体1内部装满时停止抽液,由于第一单向阀2的存在,进入主管体1的积液并不会回流指第一连接管4内部乃至病人腹部,但是第一连接管4 与注射针头6内部的积液在停止抽液后,可能会回流至病人腹部内,因此第一连接管4通过岔管8连接有一个负压袋7,负压袋7提供一定程度的负压,能将第一注射针头4内的体液维持不动避免回流,负压袋7亦可在双头注射器停止抽液后,缓缓地继续进行负压抽液,将积液抽至负压袋内部,当双头注射器将其内部的积液排空后,进行下一轮抽液时便可以连同负压袋7及第一连接管 4内部的少量液体一起抽回主管体1;第二连接管5后端连接于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前端连接有收集瓶9,当主管体1内部装满时需要推动活塞杆进行排液,主管体1内部的液体会从第二开口出的第二单向阀3流出至收集瓶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头注射器,包括:主管体(1),前端开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活塞杆,设于主管体(1)内;第一单向阀(2),设于第一开口内,所述第一单向阀(2)允许液体从第一开口外流入主管体(1)内;第二单向阀(3),设于第二开口内,所述第二单向阀(3)允许液体通过第二开口从主管体(1)内流向主管体(1)外侧;第一连接管(4),后端连接于第一开口,所述第一连接管(4)的前端设有注射针头(6);负压袋(7),通过岔管(8)连接于第一连接管(4);第二连接管(5),后端连接于第二开口,所述第二连接管(5)的前端连接有收集瓶(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1)的两侧均连接有一第一手指环(10),所述活塞杆的后端连接有第二手指环(1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9)通过软管连接于第二连接管(5),所述软管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管(5)以及收集瓶(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肿瘤科护理用积液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瓶(9)上连接有弹性绑带(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外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