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希彦专利>正文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20807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出水管路组件,所述出水管路组件包括通水管道、接水管道、电磁控制阀、雾化喷头和粉尘检测传感器,所述通水管道连接在接水管道的上,所述通水管道上均匀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利用粉尘检测传感器检测建筑施工室内的粉尘浓度值,并且将检测的信息传送至控制主板上,最终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开关来控制雾化喷头是否喷出水,实现对建筑施工室内自动喷洒除尘,从而替代了对于绿色建筑施工室内的粉尘的去除,大多采用人工喷洒水的方式除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及时的自动有效的进行除尘,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建筑室内,对粉尘有一定的要求,尤其对于绿色建筑施工室内,对室内的粉尘的要求更高,粉尘被人体吸入后,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造成一定的损伤;如果室内的粉尘飘入大气中,对环境还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被人吸入,更是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有害影响,因此,对于建筑施工室内的粉尘,尤其是绿色建筑施工室内的粉尘的去除,变得尤为地重要,目前,对于绿色建筑施工室内的粉尘的去除,大多采用人工喷洒水的方式除尘,该种方法不仅效率低,同时不能够及时的自动有效的进行除尘。
[0003]进行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来解决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出水管路组件,所述出水管路组件包括通水管道、接水管道、电磁控制阀、雾化喷头和粉尘检测传感器,所述通水管道连接在接水管道的上,所述通水管道上均匀设置有电磁控制阀,所述电磁控制阀的一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雾化喷头,所述电磁控制阀上设置有尘检测传感器。
[0007]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器壳体和壳盖,所述壳盖通过螺钉连接在控制器壳体上,所述控制器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所述控制器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电孔,所述壳盖的正面内嵌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左上侧并且位于壳盖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所述显示屏的下并且位于壳盖上设置有控制按钮。
[0008]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按钮包括启动控制按钮和粉尘检测传感器调节控制按钮,并且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控制主板上。
[0009]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控制主板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接电孔、显示屏、工作指示灯、电磁控制阀和粉尘检测传感器,并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通水管道与接水管道为连通结构,所述接水管道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水管路上。
[0011]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方案,所述通水管道通过管道连接在电磁控制阀的一端口内部,并且为连通结构。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技术中,通过设计利用粉尘检测传感器检测建筑施工室内的粉尘浓度
值,并且将检测的信息传送至控制主板上,最终通过控制电磁控制阀开关来控制雾化喷头是否喷出水,实现对建筑施工室内自动喷洒除尘,从而替代了对于绿色建筑施工室内的粉尘的去除,大多采用人工喷洒水的方式除尘,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能够及时的自动有效的进行除尘,保证人们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A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控制器部分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控制器;2、出水管路组件;101、控制器壳体;102、壳盖;103、控制主板;104、接电孔;105、显示屏;106、工作指示灯;107、控制按钮;201、通水管道;202、接水管道;203、电磁控制阀;204、雾化喷头;205、粉尘检测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请参阅图1

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0023]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包括控制器1和出水管路组件2,出水管路组件2包括通水管道201、接水管道202、电磁控制阀203、雾化喷头204和粉尘检测传感器205,通水管道201连接在接水管道202的上,通水管道201上均匀设置有电磁控制阀203,电磁控制阀203的一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雾化喷头204,电磁控制阀203上设置有尘检测传感器205。
[0024]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控制器1包括控制器壳体101和壳盖102,壳盖102通过螺钉连接在控制器壳体101上,控制器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103,控制器壳体101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电孔104,壳盖102的正面内嵌有显示屏105,显示屏105的左上侧
并且位于壳盖102上设置有工作指示灯106,显示屏105的下并且位于壳盖102上设置有控制按钮107。
[0025]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控制按钮107包括启动控制按钮和粉尘检测传感器调节控制按钮,并且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控制主板103上。
[002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方案,控制主板103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接电孔104、显示屏105、工作指示灯106、电磁控制阀203和粉尘检测传感器205,并且连接方式为电性连接。
[002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方案,通水管道201与接水管道202为连通结构,接水管道202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水管路上。
[002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方案,通水管道201通过管道连接在电磁控制阀203的一端口内部,并且为连通结构。
[0029]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本方案结构时,在通水管道201与接水管道202为连通结构,接水管道202的另一端连接在供水管路上以及控制按钮107包括启动控制按钮和粉尘检测传感器调节控制按钮,并且分别通过导线电性连接在控制主板103上,控制主板103分别通过导线连接在接电孔104、显示屏105、工作指示灯106、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包括控制器(1)和出水管路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路组件(2)包括通水管道(201)、接水管道(202)、电磁控制阀(203)、雾化喷头(204)和粉尘检测传感器(205),所述通水管道(201)连接在接水管道(202)的上,所述通水管道(201)上均匀设置有电磁控制阀(203),所述电磁控制阀(203)的一端口通过管道连接在雾化喷头(204),所述电磁控制阀(203)上设置有尘检测传感器(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建筑施工室内自动除尘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包括控制器壳体(101)和壳盖(102),所述壳盖(102)通过螺钉连接在控制器壳体(101)上,所述控制器壳体(101)的内部设置有控制主板(103),所述控制器壳体(101)的侧壁上设置有接电孔(104),所述壳盖(102)的正面内嵌有显示屏(105),所述显示屏(105)的左上侧并且位于壳盖(102)上设置有工作指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希彦李井泉胡云飞沈娟张曙红曹志峰
申请(专利权)人:刘希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